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桃花泪”变致富“金琥珀” 机器换人加快产业升级
2023年05月24日 14:01:47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点击量:4723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对桃胶这一类产品的需求上涨。许多地方更是依靠桃胶产品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对桃胶这一类产品的需求上涨。许多地方更是依靠桃胶产品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桃胶又名桃花泪、桃油、桃脂,是桃树的树皮分泌出来的红褐色或黄褐色胶状物质。近年来,桃胶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在食品、医药、工业领域逐步被开发。其中,桃胶由于含有膳食纤维、胶原蛋白和氨基酸,在食品行业中颇受欢迎,被誉为“土燕窝”“树上燕窝”。作为一种天然食材,桃胶具有改善皮肤状况、增强免疫力、滋润肠胃、缓解疲劳等功效,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市面上不仅有经过粗加工的桃胶,更有即食类桃胶产品,满足快节奏人群的需要。
 
  在养生风潮驱动之下,尽管桃胶有着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但其采摘、除杂工作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人工,不仅成本高、效率低,产品品质也难以保证。
 
  据了解,桃树枝受到病虫害或外皮损伤就会分泌一种黏稠的物质,这种物质经过蒸发变成固体,就成了桃胶。由于桃胶分泌初期非常黏稠,对灰尘等杂质的吸附性较强,加上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因此,桃胶采摘回来时表面往往携带有灰尘、树皮等杂质,需要经过晾晒、色选、分级,再将其表面的杂质打磨干净才能达到售卖标准。不过,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桃胶的这些粗加工工序主要依靠人工,人工成本高、利润低,并不利于产业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日新月异,桃胶采后加工也增添了科技色彩,色选机、打磨机等自动化设备逐步被应用到桃胶加工中。色选机可以通过光学传感器对桃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扫描和分析,然后根据预设的参数和算法,识别出桃胶中的杂质、瑕疵、异色颗粒等。使用色选机对桃胶进行分级,可以大大提高桃胶的附加值。天然产出来的桃胶往往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为了提高桃胶的卖相,增加经济效益,加工企业一般会使用打磨机将桃胶变得均匀漂亮,这个过程也能去掉桃胶表面的部分杂质。
 
  现如今,引进自动化设备来加工桃胶已经变得较为普遍。例如,湖北武汉某公司建立了桃胶粗加工厂,每年从全国各地收购原始桃胶,并引进色选机、打磨机、分装机等机械设备提高加工效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天然、营养、健康的食品需要不断增加,具有一定功效价值的桃胶开始受到市场关注,并走俏市场。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加工企业借助技术手段来提高桃胶加工效率以及产品质量,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从 “人做” 到 “智作”:智能餐饮如何颠覆传统餐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设备将更加智能、灵活,能够更好地模拟人类的烹饪技巧与服务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025-05-09 15:38:50
  • 从违规案例看食品机械企业广告合规之道

    食品机械企业若想避免违反广告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2025-05-08 15:05:03
  • 以科技创新赋能生鲜乳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生鲜乳产量稳步增长。“新鲜、营养、安全”成为选购生鲜乳的关键词。不仅追求产品的新鲜度,更注重其营养成分的保留和安全性,...
    2025-05-07 13:58:40
  • 从枝头到餐桌,桑葚的“鲜”靠什么守住?

    一个曾经“鲜不过一夜”的果品,正借助食品机械延展出多条产业支线,获得更长久、更广阔的市场生命。
    2025-05-06 14:35:03
  • 小樱桃产业:探索鲜食与加工的发展之路

    小樱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鲜食与加工两条路径的选择,如何走好这两条路,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4-30 16:03:15
  • 关注虾尾市场,深挖小龙虾产业潜力

    发展小龙虾深加工产业,成为破解这些难题、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各类小龙虾深加工产品中,小龙虾尾凭借其独特优...
    2025-04-29 15:49:4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