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饮用水再细分 婴儿水走红
2023年03月28日 14:12:54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点击量:5499

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饮用水中的营养素》中提到,适合婴幼儿的饮用水钠含量不应超过20mg/L。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据媒体报道,近日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等到长白山地区实地考察,表示将继续将该地作为重要目标市场和重点投资区域,瞄准婴儿水、咖啡用水等高端水市场,明确受众群体和目标,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人们愈加重视饮水质量。在此背景下,饮用水生产商也更加注重精细化生产。为了在饮用水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起初生产商使出浑身解数围绕水源进行竞争,后来又围绕“开水”、“熟水”等概念做文章。现如今,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饮用水再细分,又有了咖啡水、婴儿水等品类。其中,婴儿水作为饮用水品种之一,自上市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据了解,婴儿水是适合婴幼儿饮用的水。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饮用水中的营养素》中提到,适合婴幼儿的饮用水钠含量不应超过20mg/L。业内人士介绍,婴儿水与一般饮用水的区别在于,其矿物质含量较低,饮用水中的矿物质浓度可能对婴幼儿摄入的矿物质具有较大影响。近年来,随着80后、90后“精细化”养娃的意识逐渐提高,他们对婴儿饮用水中的微量元素、重金属、卫生指标非常在意,尽管婴儿水的价格比普通饮水高出许多,但父母们还是愿意为其买单。由此,婴儿饮用水市场便成了一块“香饽饽”,农夫山泉、依云、雀巢、北极泉、铂泉等瓶装水品牌纷纷推出婴儿水产品。
 
  为了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生产商不乏从婴儿水的营养成分、包装等方面入手,打造竞争优势。例如,农夫山泉自2015年就推出了婴儿水,主打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并引进了无菌生产线以达到产品的无菌要求;恒大冰泉则推出一款源自长白山、阿尔卑斯山和高加索山三大黄金水源地的婴儿水;拉杜克重点突出婴儿水包装的特别之处,婴儿水瓶身材质不含塑化剂、微塑料等有害物质,耐高温可达125℃,瓶盖可直接替换奶嘴。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婴儿水是否在矿物质元素以及无菌程度上区别于普通饮用水,行业内有着较大的争议,部分人认为婴儿水实际上是“智商税”,与普通饮用水没有较大的区别。虽然不排除部分商家“以次充好”的可能,但是,婴儿水行业正在逐渐走向规范。2020年《婴幼儿天然包装饮用水》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在满足国标GB1929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的前提下,对相关指标做了修订和调整。例如增加3项界限指标,增加2项微生物指标,调整了10个限量指标,确保婴幼儿天然包装饮用水加工品质安全。在标准的引领下,生产商将有标可依,将推动婴儿水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210万 长治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采购仪器设备

    近日,长治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就“长治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2025年煤基油国家质检中心奖补资金设备采购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
    2025-05-13 08:55:09
  • 风口上的老面包子:市场突围与生产困局

    新乡俊杰、河南中雪等众多企业也相继推出同类产品,甚至有企业将老面小笼包引入烧烤市场,拓宽应用场景。
    2025-05-12 14:36:10
  • 从 “人做” 到 “智作”:智能餐饮如何颠覆传统餐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设备将更加智能、灵活,能够更好地模拟人类的烹饪技巧与服务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025-05-09 15:38:50
  • 从违规案例看食品机械企业广告合规之道

    食品机械企业若想避免违反广告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2025-05-08 15:05:03
  • 以科技创新赋能生鲜乳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生鲜乳产量稳步增长。“新鲜、营养、安全”成为选购生鲜乳的关键词。不仅追求产品的新鲜度,更注重其营养成分的保留和安全性,...
    2025-05-07 13:58:40
  • 从枝头到餐桌,桑葚的“鲜”靠什么守住?

    一个曾经“鲜不过一夜”的果品,正借助食品机械延展出多条产业支线,获得更长久、更广阔的市场生命。
    2025-05-06 14:35:0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