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活体组织中长出电极?或为将来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奠定基础!
2023年02月24日 11:33:58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杨 点击量:5206

瑞典林雪平大学、隆德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开发了一种在活组织中制造柔软、无底物、导电材料的方法。研究人员利用人体分子作为触发器,成功地在活体组织中培育出电极。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高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接近极限,元件尺寸将达到纳米级,相当于分子的尺寸,生物电子学由此诞生。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生物科学的结合也更加紧密,生物电子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电子学的研究与发展不仅会大大促进其他科的发展,而且生物电子学的研究内容与生命现象密切相关,将电子设备与生物组织联系起来,对于揭示生命奥秘、了解复杂生物功能以及开发未来的人机界面非常重要。
然而,传统的生物电子设备由与生命系统根本不兼容的刚性电极组成。静态固态电子学和动态生物物质之间的差异使得两者的无缝集成具有挑战性。为弥合生物和技术之间的差距,
瑞典林雪平大学、隆德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开发了一种在活组织中制造柔软、无底物、导电材料的方法。研究人员利用人体分子作为触发器,成功地在活体组织中培育出电极。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将导电材料定位到特定的生物亚结构,从而为神经刺激创造合适的界面。从长远来看,在生物体中制造完全集成的电子电路也是可能的。研究人员称,与身体物质的接触会改变凝胶的结构并使其具有导电性,而其在注射前是不导电的。根据组织的不同,还可调整凝胶的成分更改导电过程。
在隆德大学进行的实验中,研究团队通过注入以酶作为“组装分子”的凝胶,已成功地在斑马鱼的大脑、心脏和尾鳍以及药用水蛭的神经组织周围形成了电极。这些动物没有受到注射凝胶的伤害,也没有受到电极形成的影响。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可用于靶向特定的生物亚结构,并适用于神经刺激,为神经系统内完全集成的体内制造电子设备铺平了道路。
相关研究成果Metabolite-induced in vivo fabrication of substrate-free organic bioelectronics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SCIENCE)。
参考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计划采购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数字PCR系统、超高真空样品准备系统等仪器设备,预算4775万元。2025-05-12 14:53:57
-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4月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可统计到的PCR仪中标119台,中标总金额2413.14万元。2025-05-12 13:30:39
-
近日,赛纳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整合基因测序技术资源与区域市场优势,...2025-05-08 13:43:08
-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荧光PCR法》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本团体标准结合国产小型化的荧光PCR仪器,实现对目标菌的快速检测。。2025-05-06 14:48:56 -
安徽农业大学计划采购原位电化学红外光谱仪系统、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仪等仪器设备,预算超7200万元。2025-04-30 14:21:11
-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3月PCR仪中标89台,中标总金额2503.92万元,中标数量同比增长295.2%,中标金额同比...2025-04-30 11:04:3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