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四川省发布计量发展规划实施意见 推动仪器仪表制造业发展
2023年01月17日 13:12:41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6298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重大技术装备、电离辐射等测量领域领先优势进一步凸显,计量基础支撑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发展能力和现代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夯实计量技术基础,提升计量能力和水平,筑牢四川计量战略优势,增强计量工作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的支撑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重大技术装备、电离辐射等测量领域领先优势进一步凸显,计量基础支撑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发展能力和现代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其中,保存、维护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36项,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4500项,拥有国家标准物质500项,建成国家计量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2个;建成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6个,省级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2个;主持及参与编制国家计量技术规范25项、编制地方计量技术规范150项。
到2035年,建成国家计量基准战略备份基地,计量科技实力跻身全国前列,关键领域计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重大技术装备、电离辐射、新能源为特色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逐步健全,服务保障产业发展能力大幅跃升,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有力支撑。
计量与仪器、检验检测密不可分,《实施意见》还提出了3方面共17项举措,其中有部分与仪器和检测行业相关度内容。
在夯实计量基础,整体提升计量支撑能力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提升计量基标准能力水平,实施计量基准强基工程,依托我省36项国家基准、副基准,强化量值源头能力供给,推动国家计量基准战略备份基地建设,推动提升国家最高测量能力。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升级、改造、新建一批国家计量标准。
在强化计量应用,着力拓宽计量服务领域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增强计量公共服务平台能力,依托“川质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关键领域实现“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服务,形成规范有序健康的计量服务市场。
此外,还要推动仪器仪表制造业发展,重点支持一批具有科技创新实力的企业,加强仪器设备核心器件、核心算法和核心溯源技术研究,加快量子传感器、太赫兹传感器、高端图像传感器、高速光电传感器等传感器的研制和应用,强化环境监测计量系统、资源管理计量系统、油气计量系统、燃气泄漏检测设备及系统、安全检测计量设备及系统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实现关键计量检测设备自主化,提升“四川造”计量测试设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此外,《实施意见》还提出了保障措施,要求各市(州)人民政府要对公益性计量技术机构予以支持,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充分利用“世界计量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计量工作的宣传普及等。
相关资料下载: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甘肃省定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就“甘肃省定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5年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39.7万元。2025-05-08 09:16:02
-
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第一批仪器设备采购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637万元。2025-05-08 09:04:16
-
预算570万元 湖南师范大学采购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等设备
湖南师范大学就“湖南师范大学超长期国债第21批(医学院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小动物行为学系统)”发布招标公告,预算570万元。2025-05-07 09:05:07 -
2024年质谱联用仪进出口数据分析:进口金额超45亿元 国外产品仍占主导地位
2024年我国共进口质谱联用仪3075台,进口总金额约45.53亿元;共出口122台,出口总金额约1.58亿元。进口数量占总数量的...2025-05-06 13:57:52 -
项目名称: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采购,项目编号:0705-254002003005,招标范围: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1套,招标机构:上海国际...2025-05-06 11:17:40
-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就“热带生物功能性物质活性评价与开发利用平台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3...2025-05-06 09:50:5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