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美研究团队进行海洋石灰化现场实验 以期封存二氧化碳
2022年12月20日 15:29:12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杨 点击量:5997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近日,美国圣母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研究团队首次对海洋石灰化(ocean liming)技术进行了现场实验,期望通过提高海水碱度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海水碱度是指每升海水中所含的弱酸根离子都转化为游离酸的形式所需要的氢离子的量(mol/L)。海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HCO3—、CO32-、H2BO3-、H2PO4-、SiO(OH)3-等弱酸阴离子,它们都是氢离子的接受体。近年来,由于海洋吸收了大气中过量二氧化碳(CO2)等原因,海水正在逐渐变酸。而海水酸性的增加,将使得海洋化学环境稳定性变化,进而导致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近日,美国圣母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研究团队首次对海洋石灰化(ocean liming)技术进行了现场实验,期望通过提高海水碱度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此前,研究团队在实验室环境中利用人工海水和抽取海水进行了模拟实验。初步结果表明,在实验过程中,海水样本的pH值和二氧化碳净吸收量出现了净增加。在此次现场实验中,科研人员向位于佛罗里达州、汇入墨西哥湾的阿帕拉契科拉河口(Apalachicola estuary)注入了约 2000 升富含石灰的海水,中和酸化海水,并使用了一种无毒的染料追踪该区域中和酸性水域的石灰羽流,监测羽流在海洋水域的扩散、添加的颗粒结块情况和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结果显示,石灰的投放将二氧化碳水平降低了 70 ppm,水域 pH 值实现了净增长,但未急剧上升,牡蛎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并未遭到破坏,这显示小规模的 pH 值扰动不会造成持久的环境或生态破坏。
 
  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为地球工程解决气候问题带来了更可控的方案,此前向大气中释放反射阳光颗粒的技术会造成数月或数年的影响,而改变海水的化学成分仅会持续一个月,比向空气中投掷颗粒要可控得多。但该方法仍不能作为全球解决方案实施,因为生产碱性石灰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碳排放。
 
  相关论文B23C-09 -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Net CO2 Drawdown from Experimental Ocean Alkalinity Additions于近日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秋季会议(AGU Fall Meeting)上发布。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209.5万元 甘肃省嘉峪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采购环境监测设备

    近日,甘肃省嘉峪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委托甘肃众信招标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臭氧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仪器设备,预算...
    2025-05-13 10:24:01
  • 雷达液位变送器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福建漳州核电厂3、4号机组安全级导波雷达液位变送器,项目编号:0739-254CNEIC2D02,招标范围:福建漳州核电...
    2025-05-09 14:36:56
  •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基于“铠甲”传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测解决方案。
    2025-04-30 11:09:56
  • 预算911万元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采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器

    近日,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委托甘肃中鑫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管能力提升采购车载 VOCs 监测系...
    2025-04-30 09:30:04
  • 预算794.8万元 伊犁哈萨克生态环境局采购一批细颗粒物检测仪器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就“伊犁州细颗粒物组分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794.8万元。
    2025-04-25 13:10:20
  • 麦越环境亮剑环博会 展示气体监测治理一体化闭环

    上海麦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携M-2060S恶臭在线监测系统、M-2060P便携式检测系统及废气治理项目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展示了...
    2025-04-24 14:23:1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