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政策法规>正文

安徽省发布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推动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率先达峰
2022年12月06日 10:46:53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6315

近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厅三部门联合发布《安徽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化工仪器网 政策法规】为着力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工业领域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近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厅三部门联合发布《安徽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工业是产生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是我国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对 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方案》围绕产业结构优化、节能提效、绿色体系协同、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创新以及绿色制造数字赋能等方面将积极推进全省工业领域碳达峰目标实现。
 
  《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计划“十四五”期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初步建成高效、循环、低碳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基础。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十五五”期间,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全省制造业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绿色低碳发展迈入新阶段。力争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峰,推动钢铁、水泥等有条件的重点行业率先达峰。
 
  《实施方案》指出六项主要任务,一是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行动,主要包括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布局、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控重点行业产能规模。二是节能提效助力减碳行动,主要包括调整优化用能结构、推动终端用能电气化、开展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强化用能监督管理。三是绿色体系协同减碳行动,主要包括建设绿色低碳工厂、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园区、促进中小企业绿色发展、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四是资源循环利用减碳行动,主要包括推动再生资源协同利用、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强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五是绿色低碳创新应用行动,主要包括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开展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加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六是绿色制造数字赋能行动,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探索建立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推进“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
 
  在重点行业实施路径方面,《实施方案》指出,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深入推进碳达峰工作,严格落实产能等量和减量置换政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优化提升产品结构和质量,全面提升行业用能效率,推进低碳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构建产业资源能源循环耦合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工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了4项保障措施和4项组织实施。《安徽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详情请参考附件内容。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
    2025-04-29 15:47:14
  • 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
    2025-04-27 14:41:52
  • 预算178万 广州医科大学采购仪器设备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就“广医2025年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和金域检验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
    2025-04-27 09:46:13
  • 强化新污染物源头防控!生态环境部发布意见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重点行业中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严...
    2025-04-22 09:43:43
  • 《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中

    日前,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排放量计量分技术委员会关于《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的通知,截止时间202...
    2025-04-21 13:21:53
  • 我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
    2025-04-17 15:10: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