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标准发布>正文

上海海关主导修订的金属材料试验方法国际标准发布 助力汽车行业节能减排
2022年11月28日 16:07:25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宋池 点击量:4762

日前,由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和冶金工业信息研究院联合主导修订的国际标准ISO 11531:2022《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制耳试验方法》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正式发布。

  【化工仪器网 标准发布】日前,由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和冶金工业信息研究院联合主导修订的国际标准ISO 11531:2022《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制耳试验方法》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正式发布。
 
  金属薄板和薄带材料由钢坯轧制而成,可用于汽车工业、航空工业、搪瓷工业、电气工业、机械工业等不同领域。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乘用车的保有量大幅增加,金属薄板和薄带材料的研发和使用也迅速发展。同时金属薄板和薄带材料生产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针对金属薄板和薄带材料的质量检验方法也需要随之发展,以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
 
  目前,金属薄板和薄带材料主要需要进行扩孔试验、弯折性能试验、十字形试样双向拉伸试验、抗凹性能试验、制耳试验等多种检测。制耳试验可用于评价薄板的抗深冲的工艺性能。制耳指薄板或带材具有各向异性而使深冲产品的杯口部出现的波浪形的突起。在材料冲压成形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制耳缺陷,制耳缺陷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还会导致成材率降低,使生产成本上升。
 
  ISO 11531国际标准明确了制耳试验的规范方法,目前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制耳试验方法》(GB/T 24183-2021)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ISO 11531:2015。此次上海海关主导修订的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薄板(带)制耳试验的原理、试验设备、试验步骤和试验报告等内容。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明确了凹模、压扁模和冲头的工作表面硬度要求,增加了制耳率的修约要求,在有效使用材料、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证产品安全可靠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双碳战略下,汽车行业也在尽可能地节能降碳,减少碳排放。除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新能源汽车占比之外,在生产环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也非常重要。减少金属薄板和薄带材料的制耳缺陷可以减少材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对于汽车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有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实时扭转疲劳试验设备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实时扭转疲劳试验设备(康桥工厂),项目编号:0613-234021145946,招标范围:实...
    2025-05-22 14:12:11
  • 三门核电5、6号机组主泵/蒸汽发生器液压阻尼器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三门核电5、6号机组主泵/蒸汽发生器液压阻尼器,项目编号:0739-254CNEIC2M04,招标范围:三门核电5、6号...
    2025-05-12 10:44:05
  • 杭州高速动平衡与超速试验系统核心部件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高速动平衡与超速试验系统核心部件,项目编号:0625-254025006003,招标范围:高速动平衡与超速试验系统核心部...
    2025-05-08 16:03:22
  • 高速动平衡与超速试验系统核心部件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高速动平衡与超速试验系统核心部件,项目编号:0625-254025006003,招标范围:高速动平衡与超速试验系统核心部...
    2025-05-07 11:30:06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生物降解材料PBAT国家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修订发布《生物降解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GB/T 32366—2025)国家标准,旨...
    2025-04-17 13:52:02
  • 预算120万元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采购直线加速器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就“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采购直线加速器维保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120万元。
    2025-04-11 09:48:5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红外热像技术在石化行业气体检测中的创新与应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