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重磅!臭氧治理国家政策出炉,更应抓住协同这条“主线”
2022年11月17日 13:24:30 来源:环保在线 点击量:3097

近日,15部门联合发布《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了O3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手段、关键步骤等。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2013年以来,我国连续印发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现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尤其是造成雾霾的元凶PM2.5,浓度稳步下降。到2021年,全国空气质量指标中PM2.5已降至3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达87.5%,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但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大气问题仍突出,特别是在PM2.5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O3污染悄悄抬头,已成为导致部分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为遏制O3浓度攀升,针对柴油货车这一重要来源,结合重污染天气消除战需要,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共15部门,联合编制了《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全文已经在网站公开。
 
  根据《行动方案》,我国O3污染防治攻坚战将聚焦VOCs和NOx这两大重要前体物,从石化、涂装等重点行业入手,以5-9月为重点时段,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为国家臭氧污染防治攻坚的重点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其他臭氧超标城市在国家指导下开展攻坚。
 
  同时,《行动方案》还明确了O3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手段、关键步骤等,并划分好各部门需承担的分工责任。如“加快实施VOCs含量原辅料替代”环节,涉及交通、建筑、产品监管等多个领域,就将由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市监局、住建部等共同推进。作为统筹引领性文件,《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O3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将为地方层面相关文件的编制提供指导。
 
  不过我们仍需注意,现阶段O3污染治理上存在着诸多难点待解决,包括技术水平不足、治理体系不完善等等。因此,针对O3污染形成机制复杂、寿命短的特点,相较于长效针对治理,协同处置将是更好的选择。再者,仅前体物之一的VOCs就多达300多种,对O3生产影响较大的也有数十种,治理任务十分繁重。
 
  基于O3既是大气污染物也是短寿命温室气体的双重性,从业者建议,应加快建立综合的防治战略,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以化石能源控制为重点,结合国家减污降碳的要求,进一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简言之,O3污染治理攻坚战正稳步推进,对于各地不同的臭氧生成机制和污染排放来源的分析也被提上日程,相关监测、治理设备市场进一步打开,现在又有了具体明确的国家政策做引导,身为环保市场中的一份子,此时更应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雷达液位变送器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福建漳州核电厂3、4号机组安全级导波雷达液位变送器,项目编号:0739-254CNEIC2D02,招标范围:福建漳州核电...
    2025-05-09 14:36:56
  •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基于“铠甲”传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测解决方案。
    2025-04-30 11:09:56
  • 预算911万元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采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器

    近日,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委托甘肃中鑫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管能力提升采购车载 VOCs 监测系...
    2025-04-30 09:30:04
  • 预算794.8万元 伊犁哈萨克生态环境局采购一批细颗粒物检测仪器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就“伊犁州细颗粒物组分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794.8万元。
    2025-04-25 13:10:20
  • 麦越环境亮剑环博会 展示气体监测治理一体化闭环

    上海麦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携M-2060S恶臭在线监测系统、M-2060P便携式检测系统及废气治理项目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展示了...
    2025-04-24 14:23:17
  • 三大创新仪器解码多场景环境监测 四方仪器闪耀2025中国环博会

    作为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方光电(武汉)仪器有限公司携前沿技术成果惊艳亮相,全方位展现其以核心传感技...
    2025-04-24 09:33:0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