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中科院理化所等在蓝相液晶超200℃宽温域激光器研究方面或进展
2022年10月12日 15:29:27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杨 点击量:4693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中心研究员王京霞团队,通过调控所制备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的可聚合液晶单体含量(30 wt% C6M),获得宽工作温域的蓝相液晶激光器(25-230 ℃)。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蓝相(Blue Phase)是液晶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个相态,是各种胆甾相液晶在稍低于清亮点时存在的热力学稳定相,它是介于胆甾相和各向同性之间的一个狭窄温度区间(约0.5~2℃)的相态,且相态稳定,由于通常呈现蓝色,故称蓝相。蓝相液晶由于其特有的扭曲双螺旋结构,具有快速响应特性与宏观上的光学各向同性。
 
  蓝相液晶(BPLCs)以独特的周期结构、多刺激响应及实时可重构性等特点而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在传感、显示及防伪等方面颇具应用前景。然而蓝相液晶温域(不超过36 ℃)与蓝相激光工作温域(温度窗口可至500 ℃)的较大差异可能与所用聚合物稳定蓝相体系不合适的聚合程度(通常大部分体系可聚合液晶组分<10 wt%)有关,导致其结构稳定性差,而对BPLCs带隙与荧光信号间匹配性的理解不充分也限制了新型蓝相宽温域激光器的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中科院理化所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中心研究员王京霞团队,通过调控所制备聚合物稳定蓝相液晶的可聚合液晶单体含量(30 wt% C6M),形成了稳定的蓝相聚合物支架,将该聚合物稳定蓝相体系掺杂染料(DD-PSBPLCs)后,获得宽工作温域的蓝相液晶激光器(25-230 ℃)。研究表明,宽的BP激光温域源于所用稳定的聚合支架体系,在整个激光温域范围内提供了稳定的反射信号和荧光信号,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反射带隙与荧光信号的匹配性;而体系中的非聚合组分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产生相变,使得组成的多组分性(25.0-67.5 ℃:蓝相与微量胆甾共存;67.5-72.2 ℃:蓝相体系;72.2-230.0 ℃:蓝相与微量各向同性共存)又赋予了该蓝相激光器可重构的性能,实现了激光阈值随温度呈现U型变化、可逆的激光波长及在相变点(约70 ℃)明显的激光增强效应。此外,该工作还对比了单畴蓝相与多畴蓝相激光器的工作温域,原位表征了变温过程中反射信号、荧光信号、量子效率、荧光寿命、POM及Kossel结构的变化,并对其宽温域激光发射做出了合理的解释。这项工作不仅为宽温域蓝相激光器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在创新性微观结构变化方面为新型多功能有机光学器件提出了重要见解。
 
  相关论文Over 200 °C Broad Temperature Lasers Reconstructed from Blue Phase Polymer Scaffold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上。
 
  参考来源:理化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既能发电又能储电 新型水泥改写传统建材单一属性

    最近,东南大学研究团队便发布了一款既能发电又能储电的水泥材料。
    2025-05-12 13:32:51
  • 预算742.5万元 南海水产研究所采购海洋仪器设备

    近日,南海水产研究所委托广东有德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花都基地采购液质联用仪等仪器设备,预算742.5万元。
    2025-05-12 09:22:08
  • 聚焦前沿未来材料 上海市发布2025年“先进材料”项目申报指南

    5月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先进材料”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本次征集范围共分为3大类10个重...
    2025-05-08 11:26:35
  • 膜结构建筑助力科学储量

    近日,我国首批5座9000吨级气膜粮仓在中储粮长沙直属库充气成型,这标志着我国第四代新型粮仓正式进入实践应用阶段。
    2025-05-07 11:16:49
  • 刚柔并进 神奇的可弯曲陶瓷材料

    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将复杂的经典折纸图案Miura-ori融入到了陶瓷框架,设计出一种特殊的具备复杂折叠结构的陶瓷材料。并且...
    2025-04-30 11:51:25
  • 预算220万 塔里木大学采购实验室仪器

    近日,塔里木大学就“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项目(三期)”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220万元。
    2025-04-27 09:13:22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