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时事热点>正文

高温天气下水资源紧缺,再生水利用建设在提速!
2022年08月18日 14:46:11 来源:环保在线 点击量:3130

我国水资源本就紧缺,高温干旱情况下则更加形势紧急。南方地区旱情引发社会关注,“再生水循环利用”热度也在行业内持续攀升。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我国水资源本就紧缺,高温干旱情况下则更加形势紧急。南方地区旱情引发社会关注,“再生水循环利用”热度也在行业内持续攀升。
 
  2022年7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部分地区目前供水保障困难,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旱情正在发展,尤其是四川、重庆等地受影响较为严重。
 
  我国水资源本就紧缺,高温干旱情况下则更加形势紧急。南方地区旱情引发社会关注,“再生水循环利用”热度也在行业内持续攀升。
 
  再生水(中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再生水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眼下我国长江流域旱情不减,再生水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水资源短缺情况。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了关于成都市、自贡市、遂宁市、内江市、资阳市5个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原则同意《5个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批复显示,要优化再生水利用规划布局,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管理,扩大再生水利用领域和规模,完善再生水生产输配设施,力争到2025年5个试点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5%以上,实现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早在2021年底,水利部、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6部门就印发了《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提出以缺水地区、水环境敏感地区、水生态脆弱地区为重点,选择基础条件较好县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试点工作。按照要求,缺水地区、京津冀地区及其他地区的试点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应当分别达到35%、45%和25%以上。
 
  今年7月,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五部门制定《推进城市市政再生水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年,全省城市再生水利用量不低于14亿立方米,全省市县平均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
 
  《措施》提出,新建污水处理厂全部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现有污水处理厂逐步完善再生水利用配套设施。鼓励缺水城市新建城区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再生水管网,有序开展相关建设。鼓励工业园区、用水大户与市政再生水运营单位合作建设再生水管网,推广点对点供水,并在再生水供水沿线科学布局取水口,便于市政杂用、园林绿化等取水。 积极推动城市市政再生水利用工作,推广将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农林用水、垃圾焚烧发电厂冷却水、景观用水和生态补水等,相应水质分别达到相应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分质供水。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针对再生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的投资或将进一步升级加码,污水处理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
    2025-04-29 15:47:14
  • 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
    2025-04-27 14:41:52
  • 预算178万 广州医科大学采购仪器设备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就“广医2025年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和金域检验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
    2025-04-27 09:46:13
  • 强化新污染物源头防控!生态环境部发布意见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重点行业中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严...
    2025-04-22 09:43:43
  • 《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中

    日前,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排放量计量分技术委员会关于《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的通知,截止时间202...
    2025-04-21 13:21:53
  • 我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
    2025-04-17 15:10: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金相分析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