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首台750千伏电压等级可控避雷器系统调试完成 为可控避雷器提供实践基础
2022年07月22日 10:10:10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羊舌木 点击量:3921

近日,在750千伏郭隆变电站,郭武3线人工单相接地短路试验顺利完成。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雷电是一种极为宏伟壮观的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门古老而富有神秘色彩的科学。雷电孕育了地球的生命,有促成了地球的闻名,但同样,它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又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惨重的灾难。多少年来,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从未停歇。
 
  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也是通信线缆防止雷电损坏时经常采用的另一种重要的设备。通常适用于变压器、输电线路、配电屏、开关柜、电力计量箱、真空开关、并联补偿电容器、旋转电机及半导体器件等过电压保护。
 
  可控避雷器技术是系统过电压限制的一项新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近日,在750千伏郭隆变电站,郭武3线人工单相接地短路试验顺利完成。该次试验是专门针对应用于西北电网的国内首台750千伏可控避雷器的效果验证试验,整个系统调试通过三相合闸空载线路、单相分合空载线路、人工单相接地短路等试验,科学全面验证了可控避雷器抑制750千伏超高压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的效果,并为后期可控避雷器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基础
 
  本次试验在国内750千伏电压等级首次应用,试验难度大、任务重、协调多。在前期工程调试过程中,试验人员对可控避雷器的功能进行了验证,此次人工单相接地短路试验,旨在进一步对其功能进行验证和考核,从而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和工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超、特高压输电系统中,操作过电压是外绝缘空气间隙和设备绝缘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空气间隙距离增大,操作冲击放电电压饱和特性愈加明显,深度抑制操作过电压对优化绝缘配合意义重大。通过该项技术应用,750千伏郭隆变郭武3线间隔采用了新型750千伏GIS,取消了750千伏输电线路断路器合闸电阻,线路两侧装设了开关型可控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控避雷器通过控制开关动作投切避雷器控制部分可有效抑制线路操作过电压,从而提升电网安全性
 
  该试验验证了青海电网首台750千伏可控避雷器系统性能,标志着750千伏郭武3线及国内首台首套750千伏电压等级可控避雷器系统调试试验圆满结束,整体效果符合预期。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
    2025-04-29 15:47:14
  • 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
    2025-04-27 14:41:52
  • 预算178万 广州医科大学采购仪器设备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就“广医2025年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和金域检验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
    2025-04-27 09:46:13
  • 强化新污染物源头防控!生态环境部发布意见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重点行业中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严...
    2025-04-22 09:43:43
  • 《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中

    日前,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排放量计量分技术委员会关于《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的通知,截止时间202...
    2025-04-21 13:21:53
  • 我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
    2025-04-17 15:10: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