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今日焦点 Today's Focus
查看更多+“中国复眼”重庆开建 构建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
2022年07月13日 16:41:49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杨 点击量:4813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与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项目”。北京理工大学将牵头在重庆研制深空探测雷达“中国复眼”,项目预期作用距离达到1.5亿公里。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近日,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与重庆市云阳县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项目”。北京理工大学将牵头在重庆研制深空探测雷达“中国复眼”,项目预期作用距离达到1.5亿公里。
据了解,“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以下简称“分布式雷达”)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建设,拟研制世界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高分辨率观测1.5亿公里范围内小行星。
“中国复眼”由很多小天线合成一个大天线,对于电磁波自发自收,能观测到小行星,可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前沿科技创新研究。其中,位于两江龙兴新城的一期项目“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预计将于9月完成雷达开机探测。“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由4部16米孔径雷达组成,用于验证雷达体制和关键技术可行性,可实现月球三维成像。
此次签约的第二期“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项目”将建设25部至36部高分辨率分布式雷达,每一部的天线有25米口径,可实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完成深空雷达探测与成像的演示验证,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我们对太空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在对小行星、地月系统等方面的研究需要一个大型雷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将填补国内该项能力空白,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需求,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前沿领域研究。“FAST叫‘中国天眼’,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中国复眼’。”龙腾院士说,人的眼睛是一个眼睛看目标,昆虫的眼睛是由很多小眼睛构成的复眼,而它由很多小天线构成一个大雷达,就像昆虫的复眼。
据了解,未来还将在重庆选址建设第三期“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预期作用距离达到1.5亿公里,将是世界观测距离最远的雷达,能够实现内天阳系天体高精度主动观测,也将是世界首部具备三维成像和形变监测的深空雷达。
参考来源: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我国科学家利用超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完成了南极典型区域冰盖内部层辐射亮温观测,实现了南极冰下温度分布的遥感探测。2025-04-09 13:20:26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成功研发出适用于短脉冲、高剂量率监测的快响应脉冲辐射剂量仪,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仪器具有高精度、...2024-12-26 10:39:06
-
项目名称:闭循环低温强磁场测量系统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29-244OIT320626/05,招标范围:闭循环低温强磁场测量系统...2024-12-04 15:25:37
-
近日,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负责编制的浙江省地方标准《生物 钋-210的测定 α能谱法》(DB33/T 1391—2024),经浙江省...2024-12-02 11:34:29
-
2024年8月19日,中国计量协会电子测量仪器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第一届全体会员大会。这是中国计量协会成立的第...2024-09-05 15:56:31
-
电磁辐射是由源传递电磁场能量到空间的现象,其波动形式为电磁波。基于此,电磁辐射可以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也可以作为一种能量的输出...2024-08-20 16:18: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