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8500万工作岗位将被机器替代?技术人才或成“香饽饽”
2022年06月23日 14:39:06 来源:食品机械设备网 点击量:3290

6月20日,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发布的《全球发展报告》中指出,自动化的生产线、智能化的机器人等将代替大量从事重复性、机械性工作的劳动者,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职业岗位消失。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加快向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自动化设备与数字化技术在生产车间应用,以及机器人的大量出现,都使得“人工会不会被机器所替代”成为热议话题。
 
  6月20日,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发布的《全球发展报告》中指出,自动化的生产线、智能化的机器人等将代替大量从事重复性、机械性工作的劳动者,可能引发大规模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职业岗位消失。在2020年至2025年间,全球预计将有8500万工作岗位被机器替代。
 
  消息一出,有网友表示,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又来替代人,当然会造成人的失业。也有网友保持良好的心态,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归根究底只是在辅助人类,不可能取代人;关键是,机器人只能替代普通流水线,很多工作是机械设备与机器人不能替代的。
 
  诚然,越来越多机械设备与机器人的出现与应用在早期会带来一定的恐慌。但到现在,人们对于科技进步早有进一步的认识,尽管流水线上固定、重复的工作可以依靠生产线与机器人来完成,但人依然有着很大的作用。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的背景下,“黑灯工厂”、“灯塔工厂”等概念在制造业中被广泛的提及。仅是在食品领域,从乳制品到啤酒、冰淇淋等生产加工,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与人工智能技术等相辅相成,既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与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改变,也能满足个性化、柔性化的生产需求,提升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轮转水平,增强食品企业竞争力。
 
  而在这些智能工厂中,一大特点则是生产车间几乎很少见到工人的身影,但这就意味着食品生产中真的不需要人工吗?答案是否定的。要确保整个生产车间的有序运转,除了依靠智能化的程序进行驱动以外,仍需要人工在后端对各个生产流程来进行整体的把握,在设备操作、维护等环节,人工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人本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就使得我们相较于冷冰冰的机器,会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可变性,机器终归要由人来驱动这点不会变。
 
  再者说在食品工业中,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用新技术、新工艺赋能食品加工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农业、食品工业的提质增效,仍然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来加持。
 
  所以,在科技快速发展中,我们可以说人工被替代主要是发生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上。反过来也说明,随着许多行业加快提档升级,业内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工人与技术型人才,在关键岗位上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与科技发展一道,助力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三维微结构检测系统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上海交通大学三维微结构检测系统,项目编号:1639-254122240024,招标范围:三维微结构检测系统,招标机构:上...
    2025-03-24 11:41:49
  • 标准助力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

    2024年以来,我国加快以标准提升引领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发布国家标准20项,在研13项。
    2025-03-10 08:52:30
  • 国家税务总局:“两新”政策实施近一年,落地成效显著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4月—2025年2月,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5.9%,反映出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落地,...
    2025-03-07 10:28:02
  • 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为了表彰在这2024年度中为机械工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项目和个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了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
    2024-10-09 13:49:46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略高于全国工业0.1个百分点。...
    2024-08-09 10:17:21
  • 全球化工巨头工厂爆炸引发连锁反应,国内企业紧急暂停报价

    近期,全球化工企业龙头巴斯夫在德国的化工厂突发爆炸,事故装置为生产香原料和用于维生素生产的前体。
    2024-08-02 15:00: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金相分析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