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新样品制备技术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液体元素检测能力
2022年06月21日 14:52:50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宋池 点击量:3753

日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在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液体元素定量检测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团队通过将液体样品制备成剪切增稠流体再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有效提高了液体中元素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日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在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液体元素定量检测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团队通过将液体样品制备成剪切增稠流体再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有效提高了液体中元素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基于发射光谱的物质检测分析手段,可通过测量被强激光束激发产生的等离子体波长及对应的光谱信号强度,实现对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传统的火焰式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式原子吸收光谱等元素分析技术相比,LIBS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全元素等特点,而且适用于任何形态(固体、液体、气体等)的样品,也无需对样品进行切片、研磨等预处理。
 
  但是当检测对象是液体时,激光聚焦于液体样品会导致液体飞溅和并产生表面波纹,影响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同时液体中等离子体的猝灭会降低等离子发射光谱强度,从而导致检测灵敏度低、检测结果准确性差。虽然目前LIBS在液体领域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但限制较大,且推广有一定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的决绝办法是将样品处理成剪切增稠流体。剪切增稠流体属于非牛顿型流体,在常态下呈现浓缩的胶质悬浮分散液状态。高速冲击作用下,体系粘度急剧上升,由液态转变为类固态。在LIBS检测时,受到高能脉冲激光照射,剪切增稠流体会转变为类固态,从而避免液体对LIBS检测的影响。
 
  在实验中,研究团队将汞溶液样品制备成剪切增稠流体进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并采用快速成像法和时间分辨法分析了等离子在剪切增稠流体和汞溶液中的时间演化过程,对比了剪切增稠流体和汞溶液中汞元素的定量检测限和检测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汞元素的检测限提高了53.24倍,检测准确度提高了14.8%。
 
  编辑点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凭借其无需样品预处理、全元素分析、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等特点,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材料加工、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通过将液体样品制备成剪切增稠流体解决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液体样品检测方面的不足,拓展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应用领域,对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推广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618万 吉林农业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吉林农业大学就“吉林农业大学高质量发展-博士点任务-农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建设提升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618万元...
    2025-04-30 09:29:23
  • 预算620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荧光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州顺为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高分辨智能拉曼成像仪,预算620万元。
    2025-04-29 10:41:49
  • 预算1268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东广招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预算1268万元。
    2025-04-29 10:16:31
  • 市场数据丨3月光谱仪中标盘点 中标金额同比增长近3倍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3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可统计到的光谱仪中标数量为98套,中标金额为4052.11万元,平均单价为41.35万元...
    2025-04-28 16:44:51
  • 预算338.7万元 广州大学采购生命科学实验教学设备

    近日,广州大学委托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生物显微镜、冷藏箱柜、离心机等仪器设备,预算338.7万元。
    2025-04-28 10:16:28
  • 预算150万元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采购荧光光谱仪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委托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预算150万元。
    2025-04-27 14:32: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