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项目成果>正文

在黑夜里也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新型太阳能电池板问世
2022年04月19日 14:24:01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羊舌木 点击量:5813

近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能够在夜间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有望解决太阳能的光伏发电设备无法在夜间发电的问题。

  【化工仪器网 项目成果】太阳能电池板是一种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光伏发电属于新能源中的一种,近几年来,新能源的发展在我国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能源直接来源于太阳光的照射,而地球表面上的太阳照射受气候的影响很大,长期的雨雪天、阴天、雾天甚至云层的变化都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发电状态。
 
  不仅如此,因为其利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光,而在夜晚是不会有太阳光照射的,所以这就使得太阳能和光伏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在时间分配上极不均衡,但是夜晚的用电量也是相当大的,这也是限制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一大障碍。
 
  近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能够在夜间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有望解决太阳能的光伏发电设备无法在夜间发电的问题。研究人员们将光伏电池与一种被称为热电模块的绝缘材料连接起来,这种材料就像一个水力发电大坝,能够吸收热流并从中产生能量。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白天的热量收集到散热器中,随后,当能量自然辐射回太空时,其中一些可以被嵌入式热电发电机和一种可以捕获热波长的独特材料捕获。
 
  该材料就像一块经典的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将阳光转化为电能,晚上,嵌入式热电发电机从光伏电池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差中汲取电能。经研究显示,在晴朗的夜晚,研究院在斯坦福屋顶测试的设备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板产生大约50毫瓦。
 
  这种发电设备十分适合安装在温差较大的地区,例如我国西北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上,白天阳光直射时光能很足,到了晚上空气温度又很低,地域环境很利于这种发电设备发挥效能。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太阳能面板生产国和太阳能发电量第一大国,所以这种技术或许对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尽管该项技术在晚上产出的电能仍是较少,并且驱动一盏100瓦的灯泡就需要数十平方米面积的太阳能发电板,所以基本还是很难有效利用的状态,而标准太阳能电池板约为白天理想状态的发电,功率大约为每平方米1000瓦,而且晚上的时候光伏发电存储的热量冷却的也比较快,距离实际应用仍然需要一段距离。
 
  不过这项技术仍然拥有较好的前途,它可以为环境传感器网络提供动力,研究人员使用该网络来密切关注从天气状况和全球偏远角落的入侵物种的一切情况。同样,在夜间产生少量电力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减少对电池的需求,以及电池所需的维护和更换成本。
 
  论文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直击全球新能源技术策源地!化工仪器网邀您云端共赴CIBF2025深圳电池展

    作为CIBF2025展会官方合作媒体,化工仪器网将全程深度参与,通过3场沉浸式逛展直播 4大企业专访,化工仪器网、视频号同步直播,...
    2025-05-14 16:06:48
  • 全球新能源电池风向标再临深圳 CIBF2025明日启幕

    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5)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馆开幕,以“技术主权 开放...
    2025-05-14 14:42:23
  • 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第二批)公布

    生态环境部根据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报送的试点单位情况,经审核,生态环境部建立了优化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管理试点单位清单(第二批),现予印...
    2025-04-21 14:47:40
  • 稳定循环两千次 水性电池能否推动电动汽车等领域发展

    水性电池是以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技术,与传统的有机电解质电池相比,在安全性、成本及环境友好性上有突出表现,因此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
    2025-04-17 17:23:28
  • 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发布 钠离子电池能否打开能源新市场

    原材料资源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供应稳定且环保的优势,以及技术不断成熟帮助下,钠电池的商业化发展较为顺利,也顺势成为了未来重要的储能...
    2025-04-15 17:12:30
  • 绿色环保还能自由塑性 新型流体电池有望助推柔性电子发展

    瑞典林雪平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创新的流体形态电极,研发出能被塑造成任何形状的电池,这种电池柔软且可延展,并且采用的是液态电极,因此...
    2025-04-15 13:04:0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