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强对流天气来袭并不可怕 精准预报早期预警筑牢防线
2022年04月14日 15:41:57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杨 点击量:4848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对于变幻莫测的天气情况,我们已经能提前监测和预警,能够较为有效的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据中国天气网报道4月11日下午我国多地遭遇今年来最激烈强对流天气,河北邯郸、辽宁辽阳、河南新乡等地遭遇冰雹侵袭,四川安岳遭遇当地1951年来最强大风(风速13级,37.4米/秒)。
强对流天气是指伴随雷暴现象的对流性大风(≥17.2m/s)、冰雹、短时强降水。强对流天气过程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是具有重大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如接收到气象台发布强对流的相关预警,需按照预警中的要求,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时躲避。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对于变幻莫测的天气情况,我们已经能提前监测和预警,能够较为有效的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天气预报能力,健全气象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其中气象卫星是气相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同时还具有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等优点。“风云”系列卫星是我国气相观测的主力卫星。我国现已成功发射4颗风云一号、 7颗风云二号、3颗风云三号卫星,目前风云三号卫星已全面取代风云一号卫星,可从二维遥感成像到三维综合大气探测,从单一光学探测到全谱段宽波谱探测,从公里级观测提高到百米级观测,从国内组网接收到全球组网接收。进一步提升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和天气预报准确率,丰富中国气象卫星业务观测体系,助推中国空间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
此外,2022年4月7日发射的1米C-SAR卫星,可与已在轨运行的1米C-SAR业务卫星及高分三号科学试验卫星实现三星组网运行,形成海陆雷达卫星星座,有效提升我国雷达卫星海陆观测能力,可满足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以及气象等领域应用需求。
同时,我国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能够把预警信息快速、多手段、精准向社会发布,其中包括气象灾害预警,因此能够有效地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证人民财产生命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天气网、央视新闻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2025-04-27 14:41:52
-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就“广医2025年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和金域检验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明确重点行业中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严...2025-04-22 09:43:43
-
日前,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碳排放量计量分技术委员会关于《温室气体无组织排放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的通知,截止时间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