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我们呼吸的空气或许并不清新 大气治理仍在进行时
2022年04月08日 09:59:19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292

时至今日,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整体空气质量也收获了一个相对可观的成果,看到天气预报上显示的空气质量优甚至会让我们的出行都倍感愉悦。但是你知道吗,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呼吸的空气仍有可能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设定的空气质量标准。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自由出行,空气因你而新鲜”不知道有多少读者还记得这句广告语。事实上我国从很早开始就致力于大气环境的保护,因此诸如这类和空气质量有关的公益广告非常多。而时至今日,在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整体空气质量也收获了一个相对可观的成果,看到天气预报上显示的空气质量优甚至会让我们的出行都倍感愉悦。但是你知道吗,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呼吸的空气仍有可能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设定的空气质量标准。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新版空气质量数据库,该数据库中的信息从全球超6000个城市、城镇和村庄采集获得,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在这份数据库中,反映了一个并不乐观的现象——全球99%人口吸入的空气污染度超出了空气质量标准上限,并且,这些存在污染的空气中,普遍存在可渗透至肺部深处、进入静脉和动脉并引发疾病的微粒。
 
  说到这里或许许多人会发出疑惑,“如今的空气质量标准不是已经纳入PM2.5和PM10了吗?”事实上,这一切和另一个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有关。
 
  不同于2018年发布的数据库,此次的数据库首次将二氧化氮纳入了考量标准。二氧化氮是一种常见的燃料燃烧后的副产品,这也就是说,包括汽车交通在内,我们生活中涉及燃料燃烧的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氮。而二氧化氮进入人体后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呼吸,具体来说,当我们长时间暴露在二氧化氮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还会引发哮喘等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此外,由于二氧化氮的产生与交通业、农业、能源产业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许多空气质量看起来还行的国家,影响同样很严重。
 
  而从现阶段来说,想要实现二氧化氮的治理是一个并不算难,但是要长期进行并不断优化的过程。一方面,如今的燃料脱氮技术已经可以从源头控制燃料燃烧后废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另一方面,二氧化氮的捕捉难度也不算高,因此可以实现系统性的治理工作。但与此同时,建设更加全面的大气质量监管系统,进一步推进绿色能源发展对于彻底消除二氧化氮的污染问题,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总得来说,面对这次世卫组织公开的数据,我们不能轻视,但也不能过于悲观。从发展来说,由于双碳计划的关系,各国都在强化空气治理以及绿色能源产业的推进,而这些基本措施,对于二氧化氮的治理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209.5万元 甘肃省嘉峪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采购环境监测设备

    近日,甘肃省嘉峪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委托甘肃众信招标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臭氧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仪器设备,预算...
    2025-05-13 10:24:01
  • 雷达液位变送器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福建漳州核电厂3、4号机组安全级导波雷达液位变送器,项目编号:0739-254CNEIC2D02,招标范围:福建漳州核电...
    2025-05-09 14:36:56
  •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基于“铠甲”传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测解决方案。
    2025-04-30 11:09:56
  • 预算911万元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采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器

    近日,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委托甘肃中鑫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管能力提升采购车载 VOCs 监测系...
    2025-04-30 09:30:04
  • 预算794.8万元 伊犁哈萨克生态环境局采购一批细颗粒物检测仪器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就“伊犁州细颗粒物组分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794.8万元。
    2025-04-25 13:10:20
  • 麦越环境亮剑环博会 展示气体监测治理一体化闭环

    上海麦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携M-2060S恶臭在线监测系统、M-2060P便携式检测系统及废气治理项目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展示了...
    2025-04-24 14:23:1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