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百态>正文

放下手机 还自己一个精致睡眠
2022年03月02日 10:46:46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小王 点击量:5686

提到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发明,手机或许会被大部分人首先想到。作为一款便携性通讯设备,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通讯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将众多现代科技“囊括”进去。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手机的不断“强化”使得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加。试想一下如果如今你出门没带手机,你还能像平时一样生活吗?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提到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发明,手机或许会被大部分人首先想到。作为一款便携性通讯设备,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通讯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将众多现代科技“囊括”进去。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手机的不断“强化”使得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加。试想一下如果如今你出门没带手机,你还能像平时一样生活吗?
 
  这并非危言耸听,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手机带给我们的便利性,它可以充当电子钱包帮助我们更加便利的进行付费工作,它可以充当地图帮助我们更快的找到目的地,甚至它还是我们重要的娱乐工作,给我们提供音乐、视频、游戏、网络等休闲服务。从这方面来说,手机成功在物理和心理两方面为我们实现了“减负”的效果。
 
  但即便如此,手机也同样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困扰,这种困扰直接地体现在了部分人的睡眠上。
 
  就好像前文提到过的,手机能够给我们提供休闲服务,而人们在“享受”这一服务的时候,往往是处于一个空闲碎片的状态,例如上下班公车上的空闲时间,厕所解手的碎片时间……而在这些看似空闲碎片的时间中,也包括了一个特殊的时间段——睡前时间。
 
  相信对于不少人来说,睡前玩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并且在这部分人的印象里,手机似乎可以放松压力帮助他们收获更好的睡眠。但是真的如此吗?答案恰恰是相反的,手机非但无法帮助身体放松,甚至还会刺激其进入兴奋状态,导致难以入睡。
 
  医学研究发现,当我们的眼睛受到8分钟以上的蓝光刺激后,我们的身体就会进入一个兴奋状态,并且这个状态会持续1小时以上的时间。而包括手机屏幕在内,大部分电子产品的屏幕都会释放蓝光,这也就意味着,睡前玩手机超过8分钟,我们就会因此而出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延迟等问题,生物钟也会因此受到破坏。
 
  不仅如此,伴随睡眠延迟生物钟紊乱,许多健康方面的问题也会接踵而至。例如记忆力衰退。交感神经是影响记忆力的重要神经,而它在夜里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才能确保白天的“正常工作”。如果入睡时间长期晚于23点,交感神经的休息也会受到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白天的精神状态萎靡,记忆力出现衰退。
 
  此外,很多人在意自己的样貌,而睡眠其实是保证体型以及皮肤状态的关键。长期熬夜会引起人体的内分泌紊乱,从而引起皮肤水分流失,加速皱纹、暗疮的产生、体脂率上升。
 
  因此当深夜降临,请放下手机,还自己一个精致睡眠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助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迈向新高度 第63届高博会将于长春举办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将于5月23至25日在吉林长春举办,将围绕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这一主题,集中展示吉...
    2025-05-14 17:06:17
  • 2025第一季度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披露,谁最抢眼?

    近期,各大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化工仪器网特整理了70家企业的一季报财务数据,从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带大家了...
    2025-05-13 17:22:29
  • 数据中心建设潮:数字经济的引擎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数字时代的动力心脏”支撑着“数字居民”的互联网日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
    2025-05-13 15:44:46
  • 预算320万 复旦大学采购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

    复旦大学高温红外辐射测试设备的预算金额为320万元,项目编号为HW2025042205(3109-254Z20253009)。
    2025-05-13 15:31:26
  • 超声波助力燃料电池高效回收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或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2025-05-13 11:12:32
  • 吉林高博会:创新成果的集结号与政产学研融合的新起点

    吉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密切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创造出众多中国第一。截至2024年12月上旬,吉林省已成功转化省内科技成果...
    2025-05-13 11:07:4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