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厂商动态>正文

2021年汉威科技业绩预告 持续强化业务
2022年01月22日 11:59:47 来源:化工仪器网 作者:羊舌木 点击量:5819

1月20日,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同向上升。

  【化工仪器网 厂商动态】1月20日,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汉威科技,证券代码:300007)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同向上升。
 
  2021 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691.85万元-27,747.20万元,同比增长约25%-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8,125.87万元-19,334.26万元,同比增长约50%-60%。
 

      2021年汉威科技业绩的显著增长原因主要是其传感器业务板块保持着稳定发展,并且积极布局家电及汽车市场领域,公司产品在家电、汽车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一方面,公司继续强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催化燃烧、电化学及光学传感器的技术和市场地位,保持在传统安防和环境领域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产品升级迭代并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及推广力度,MEMS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高精度热电堆、PID传感器等加速投放市场,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等产品市场空间不断打开,子公司炜盛科技通过了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同时智能仪表业务板块充分利用新《安全生产法》等政策实施带来的市场机遇,在市场开拓、产品升级、产能扩建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汉威科技积极抢抓市场机遇,挖掘自身潜能,在燃气安全、工业安全等领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业绩增长。
 
  2021年前三季度,汉威科技营业收入总计为1.59亿元,同比增加17.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209亿元,同比增加19.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15亿元,同比增加29.32%。各季度业绩情况如下:
 

 
  关于汉威科技
 
  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值得信赖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国内知名的气体传感器及仪表制造商、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致力于为万物赋灵,让生产和生活不断涌现新价值。汉威围绕物联网产业,将感知传感器、智能终端、通讯技术、地理信息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紧密结合,打造汉威云,建立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结合环保治理、节能技术,以客户价值为导向,为智慧城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民生健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三维微结构检测系统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上海交通大学三维微结构检测系统,项目编号:1639-254122240024,招标范围:三维微结构检测系统,招标机构:上...
    2025-03-24 11:41:49
  • 标准助力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

    2024年以来,我国加快以标准提升引领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发布国家标准20项,在研13项。
    2025-03-10 08:52:30
  • 国家税务总局:“两新”政策实施近一年,落地成效显著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4月—2025年2月,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5.9%,反映出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落地,...
    2025-03-07 10:28:02
  • 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为了表彰在这2024年度中为机械工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项目和个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了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
    2024-10-09 13:49:46
  • 上半年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略高于全国工业0.1个百分点。...
    2024-08-09 10:17:21
  • 全球化工巨头工厂爆炸引发连锁反应,国内企业紧急暂停报价

    近期,全球化工企业龙头巴斯夫在德国的化工厂突发爆炸,事故装置为生产香原料和用于维生素生产的前体。
    2024-08-02 15:00:2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