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标准发布>正文

《硅铁 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2021年03月10日 16:46:43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43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承担了标准的制修订任务。目前,标准已经修订完成,其征求意见稿正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化工仪器网 标准发布】随着国家钢铁业大发展的要求,钢铁产品制造对合金成分检验要求迅速提升。硅铁合金作为冶金过程的重要合金原料,通常用作脱氧剂和合金加入剂,广泛应用于低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耐热钢及电工硅钢之中。鉴于硅铁合金的重要应用与作用,我国早在1988年就制定了相关原成分分析标准,为更好地满足冶金行业检测的需求,我国计划对该则已使用了三十多年的检验标准进行修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承担了标准的制修订任务。目前,标准已经修订完成,其征求意见稿正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阅读标准征求意见稿后可知,与GB/T 4333.8-2009相比,除了将标准名称改为《硅铁 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增加了前言部分;增加了“警告”、“规范性引用文件”、“试验报告”、“附录A”等内容;镧溶液溶解中补加了盐酸;增加了反应容器;溶样方法中增加了盐酸;溶样方法中调整了高氯酸的用量;调整了高浓度校准曲线绘制,取消了分取步骤;更改规范了部分文字表达方式。
 
  《硅铁 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征求意见稿显示,本项目规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硅铁中的钙含量,其原理是试料以硝酸、氢氟酸、盐酸分解,高氯酸冒烟蒸干,在盐酸介质中以镧盐为释放剂,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422.7nm处,以空气-乙炔火焰测定钙的吸光度,并计算Ca的含量。
 
  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为感量0.1mg的天平和带有空气-乙炔燃烧器的原子吸收光谱仪。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中应按照操作指南点燃和熄灭空气-乙炔火焰,以避免可能的爆炸危险,且在燃烧器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不仅如此,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其高浓度标准溶液与零浓度标准溶液,在经多次重复测定后,其吸光度的标准偏差与高浓度标准溶液吸光度平均值之比应分别小于1.5%和0.5%。
 
  据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在工业实验室中的普及率很高,而该标准方法的制定对硅铁中钙含量的检验方法标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希望相关单位能在标准征集意见截止时间内,仔细研核《硅铁 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超1亿元 中国农业大学采购大批实验室设备

    中国农业大学计划采购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显微拉曼光谱仪、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预算总金额超1亿元。
    2025-05-07 14:22:53
  • 超2500万预算!湖南工学院采购仪器设备

    近日,湖南工学院就“湖南工学院先进材料开发制备与检测创新平台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2874.0714万元。
    2025-05-07 09:20:51
  • X射线光栅单色器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X射线光栅单色器,镜箱组及狭缝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29-254OIT360339,招标范围:...
    2025-05-06 10:51:02
  • 预算281万 安徽农业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就“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合肥观测实验站建设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为281万元。
    2025-05-06 09:27:22
  • 预算618万 吉林农业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吉林农业大学就“吉林农业大学高质量发展-博士点任务-农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建设提升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618万元...
    2025-04-30 09:29:23
  • 预算620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荧光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州顺为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高分辨智能拉曼成像仪,预算620万元。
    2025-04-29 10:41: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