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技术指导>正文

造成液相色谱“漏气”的原因分析
2021年01月22日 09:09:46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354

液相色谱是一类分离与分析设备,其特点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固定相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纸、薄板和填充床等。作为分析仪器大家族中的一员,液相色谱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环境监测、医学、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

  【化工仪器网 技术指导】液相色谱是一类分离与分析设备,其特点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固定相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纸、薄板和填充床等。作为分析仪器大家族中的一员,液相色谱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环境监测、医学、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
 
  在使用中,漏气液相色谱常见的问题之一。那么,要怎么查找仪器漏气的部件并解决呢?
 
  漏气则是外部的气体进入液相色谱仪的流路内部形成了气泡。下面按流路的方向逐个部件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和相应解决方法。
 
  (1)过滤头
 
  抽液时,在流路管中有不规则持续的小气泡产生,这时考虑的是流动相有没有脱气。如果已经脱了气,则要注意过滤头的污染也会造成这种现象。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拧下过滤头在稀硝酸中浸泡,超声半小时,洗净后装回去即可。
 
  (2)透明流路管
 
  透明流路管指的是在过滤头和输送泵之间的那一段管路。这一个部分往往整个管中全是空气而操作人员却浑然不知,以致输送泵工作了半天才发现流动相瓶里的液体一点也没少。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液相色谱仪至少一周要开机一次的原因。如果长时间不用,这一段管路的液体会彻底干掉,而充满空气的管路和充满液体的管路不仔细看是分辨不出的。
 
  对于这种情况,要突出“预防为主”,如,液相色谱使用人员要相对固定和稳定,工作中合理搭配资源,每台机一周击至少作一次实验,如长期不用起码每周要冲流动相2 小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很重要。
 
  如果不慎出现了这种问题怎么办?
 
  ①找到流路管进入输送泵的接头。
 
  ②拧下来。
 
  ③用一干净的洗耳球的尖部对准管路的平整切口。
 
  ④吸液体,看液面从流动相瓶里上升,至离洗耳球5 厘米左右时停止该动作。
 
  ⑤快速把接头拧回输送泵上(这个过程可能会有少许流动相外泄,这是正常现象)。
 
  ⑥开机,打开排液阀门,启动输送泵。
 
  ⑦等排液管中流出的溶液没有气泡时,再关闭排液阀,仪器正常工作。
 
  (3)输送泵和柱子
 
  这些部分进了气泡冲掉即可。
 
  (4)检测器
 
  整个流路中只要有一个气泡都会在检测器上得到强烈的信号反映,检测器内部的气泡一般都能被冲走,但也有很难冲掉的残留气泡的情况。
 
  如果检测器里有残留气泡,会有特征明显的表现形式,是在走基线时会时不时间隔出现直上直下信号很大的信号峰。这时先看普通流量能否冲走,如果冲不走,那只能拆柱,把检测器直接连到输送泵的出口,加大几倍流量冲洗,则肯定能冲走气泡。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291万元 中国农科院采购水科学与工程公共实验室设备

    中国农业科学院就“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科学与工程公共实验室绿色发展装备购置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91万元。
    2025-04-29 10:17:20
  • 超2.9亿元采购计划!北京中医药大学将集中购置数百套仪器设备

    北京中医药大学计划采购数百套仪器设备,包括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圆二色光谱仪等,预算总金额超2.9亿元。
    2025-04-28 15:00:46
  • 关注水质安全,“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开课在即

    2025年5月7日14:00,化工仪器网特举办“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聚焦离子色谱、液质联用、在线毒性分析等仪...
    2025-04-27 15:37:19
  • 8项监测标准发布!生态环境部征求意见中

    近日,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8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包含气相色谱、碱性滴定、非分散红外吸收等技术,意见反馈于5月23日截止。
    2025-04-27 11:14:46
  •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项目编号:0811-254DSITC0527,招标范围: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
    2025-04-25 14:17:19
  • 预算460万元 重庆市中医院采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

    重庆市中医院就“重庆市中医院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发布招标公告,预算460万元。
    2025-04-25 13:25:5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