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政策标准>正文

《蒸发冷凝式粮食冷气机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发布
2020年11月04日 14:00:10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258

近日,由中国粮油学会立项的《蒸发冷凝式粮食冷气机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29日前。

  【化工仪器网 政策标准】近日,由中国粮油学会立项的《蒸发冷凝式粮食冷气机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29日前。
 
  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及粮库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低温储粮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前低温储粮设备大多采用风冷或水冷的方式,但风冷设备能耗高,水冷设备使用不方便、维护成本高。近几年出现了蒸发冷凝式低温储粮设备,该类型设备具有能耗低、移动方便及使用维护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共有约15家厂家生产该类设备。但由于市场不完备、质量良莠不齐,急需进行进一步规范。
 
  《蒸发冷凝式粮食冷气机通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规定了蒸发冷凝式粮食冷气机(以下简称冷气机)的术语与定义、技术要求、标签标识以及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适用于冷气机的设计与制造。
 
  冷气机通用技术的一般要求包括:1.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2.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等须附有合格证,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3.板件板型钢构件按 GB/T 24857 的规定执行;4.装配应按 GB/T 24855 的规定执行;5.保温层应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并且无毒、无异味且有自熄性能;6.冷气机与粮仓内部空气接触的部件应进行防磷化氢气体腐蚀的表面处理;7.冷气机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材料应能在制冷剂、润滑油及其混合物的作用下不产生劣化且保证整机正常工作等。
 
  仪器的机械要求有:1.冷气机各零部件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管路与零部件不应相互摩擦和碰撞。2.冷气机的各种阀门动作应灵敏、可靠,保证冷气机正常工作。3.冷气机的水箱不得有渗漏,并应设有溢流口、排水口及补水装置。4.冷气机的冷凝水应回收到冷凝器水箱内,且排水通畅,保证蒸发段内部无积水。5.冷气机应有足够强度的拖曳机构,要求转向灵活、收放自如。
 
  冷气机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仪器的安全要求有:1.安全警示标志按 GB 16179 的规定执行;2.冷气机的安全要求如耐电压试验、绝缘电阻、防水等应符合GB 25130 的规定;3.蒸发冷凝盘管及蒸发器应按 JB/T 7659.4 等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以上标准的制定主要是解决目前国内产品技术要求不统一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国内部分企业生产标准低的问题。
 
  更多详情请点击以下附件: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从 “人做” 到 “智作”:智能餐饮如何颠覆传统餐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设备将更加智能、灵活,能够更好地模拟人类的烹饪技巧与服务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025-05-09 15:38:50
  • 从违规案例看食品机械企业广告合规之道

    食品机械企业若想避免违反广告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2025-05-08 15:05:03
  • 以科技创新赋能生鲜乳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生鲜乳产量稳步增长。“新鲜、营养、安全”成为选购生鲜乳的关键词。不仅追求产品的新鲜度,更注重其营养成分的保留和安全性,...
    2025-05-07 13:58:40
  • 从枝头到餐桌,桑葚的“鲜”靠什么守住?

    一个曾经“鲜不过一夜”的果品,正借助食品机械延展出多条产业支线,获得更长久、更广阔的市场生命。
    2025-05-06 14:35:03
  • 小樱桃产业:探索鲜食与加工的发展之路

    小樱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鲜食与加工两条路径的选择,如何走好这两条路,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4-30 16:03:15
  • 关注虾尾市场,深挖小龙虾产业潜力

    发展小龙虾深加工产业,成为破解这些难题、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各类小龙虾深加工产品中,小龙虾尾凭借其独特优...
    2025-04-29 15:49:46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