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正文

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在武汉光谷开工
2020年11月04日 08:46:43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6400

10月26日上午,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开工活动在武汉光谷隆重举办。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智造)成立于2016年,秉承“创新智造生命科技”的理念,华大智造致力于成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专注于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国计民生需求,提供实时、全景、全生命周期的全套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
 
  仅成立四年,华大智造就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成为了一家能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但大华智造并未止步于此——10月26日上午,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开工活动在武汉光谷隆重举办。
 
  开工活动上,华大集团董事梅永红,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杨爽,华大智造总裁余德健,华大基因研发中心总监朱师达,华大智造首席运营官蒋慧,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华大智造首席财务官刘波,武汉华大智造总经理张伟,华大集团湖北总经理周锐等均到场,可见华大集团对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的重视。
 
  武汉是华大智造目前在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随着华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的开工及建设,华大智造将持续加大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在武汉光谷建设一系列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基因测序仪智能化生产基地、基因测序仪配套试剂及芯片生产基地,以及智能化设备研究中心,这些项目也将继续夯实武汉作为华大智造重要生产及研发基地的地位。据悉,该项目包括基因测序仪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基因测序仪配套诊断试剂及芯片生产基地,以及智能化设备研究中心,将重点开展人工智能设备、质谱仪、影像、可穿戴设备等设备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华大智造首席执行官牟峰表示,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产业一直受到武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华大智造也希望通过建立生产质量体系,提升生产交付能力,不断突破技术极限,将投入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并通过不断的技术转化,为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提供行业的生命数字化技术平台。同时,华大智造也希望以国产自主可控的核心工具驱动生命科学从科研到产业再到民生的联动发展,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推动生命科学普惠大众健康和国计民生。
 
  资料来源:华大智造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超高效二维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辽阳石化超高效二维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项目编号:0720-2540zbzx0059,招标范围:超高效...
    2025-05-14 11:17:19
  • 等离子体质谱仪设备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等离子体质谱仪设备,项目编号:0664-2540SUMECA20/13,招标范围:等离子体质谱仪设备,招标机构:苏美达国...
    2025-05-14 11:04:58
  • 沃特世Q1财报:仪器业务增长11% 全年业绩预期上调

    沃特世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为6.62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6.37亿美元按报告基准增长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7%。仪器销...
    2025-05-14 10:04:55
  • 预算470万元 哈尔滨医科大学采购三重四极杆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哈尔滨医科大学就“学校购买三重四极杆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发布招标公告,预算470万元。
    2025-05-14 09:40:15
  • 布鲁克2025年Q1收入增长11.0% 预计Q2业绩将面临关税冲击

    2025年第一季度布鲁克营收8.014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7.217亿美元增长11.0%。中国对美商品加征125%关税导致部...
    2025-05-14 08:39:32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大连院2025年国拨课题资本性项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项目编号:0712-254032502026,招标范围:气相色谱...
    2025-05-13 13:52: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第四届地质与稀土样品处理及检测技术专场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