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技术指导>正文

可视化高温形变分析仪产品概述及功能介绍
2020年10月31日 15:40:35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9434

可视化高温形变分析仪主要由智能加热系统、自动送样系统、定制LED蓝光远心光源、高精密光学成像系统及图像处理系统构成。其智能加热系统可实现对样品烧结制度的多级分段精确控制;高精密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对样品的尺寸及形状变化进行精准观测;自动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以图形形式直观、准确的展示样品的膨胀与收缩。

化工仪器网 技术指导】在材料烧结过程中,很多企业及科研实验室都会遇到相同困扰的问题,比如在盲烧实验中反复烧结测试,费时又费力;或者采用传统测试方法又只能测单一方向形变,每个方向的等比变化无法判断;还有在测试前基线的确定和校正都需要准备较长时间等。而可视化高温形变分析仪则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成为了高温物性材料分析测试的宠儿。
 
  产品结构:
 
  可视化高温形变分析仪主要由智能加热系统、自动送样系统、定制LED蓝光远心光源、高精密光学成像系统及图像处理系统构成。其智能加热系统可实现对样品烧结制度的多级分段精确控制;高精密光学成像系统能够对样品的尺寸及形状变化进行精准观测;自动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以图形形式直观、准确的展示样品的膨胀与收缩。
 
  产品原理:
 
  可视化高温形变分析仪采用了光学非接触法在测量材料过程中膨胀收缩的原理。材料在变温过程中形状、尺寸及物态变化在线实时观测,并通过智能化数据采集与图像处理系统给出直观、准确的数据及图形报告。
 
  产品特点:
 
  1.有助于制定材料烧结工艺或热处理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2.起到了控温的作用,方便快捷,自动化操作,省时省力。
 
  3.操作过程中全程图像呈现,得出实时数据。
 
  产品功能:
 
  1.高温测试:使用温度1600℃。50段程序段数量实现复杂热处理工艺的分析,模拟真实工业条件的热处理、烧结行为。
 
  2.在非接触样品条件下测量和记录材料的烧结收缩率,分析样品的尺寸变化,即样品的高度、宽度和面积变化。
 
  3.实时测量规则或不规则形状样品在烧结过程中的形变,能够无损测试小尺寸、精细、脆弱或是泡沫样品.
 
  4.判断各特征温度:烧结点、软化点、球化、半球化、熔点
 
  5.辅助分析熔体与基体的润湿行为。
 
  6.实验数据导出功能,分析曲线可以图片格式导出,原始数据Excel格式导出,方便后期分析处理,例如多组数据分析。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618万 吉林农业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吉林农业大学就“吉林农业大学高质量发展-博士点任务-农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建设提升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618万元...
    2025-04-30 09:29:23
  • 预算620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荧光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州顺为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高分辨智能拉曼成像仪,预算620万元。
    2025-04-29 10:41:49
  • 预算1268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东广招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预算1268万元。
    2025-04-29 10:16:31
  • 市场数据丨3月光谱仪中标盘点 中标金额同比增长近3倍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3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可统计到的光谱仪中标数量为98套,中标金额为4052.11万元,平均单价为41.35万元...
    2025-04-28 16:44:51
  • 预算338.7万元 广州大学采购生命科学实验教学设备

    近日,广州大学委托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生物显微镜、冷藏箱柜、离心机等仪器设备,预算338.7万元。
    2025-04-28 10:16:28
  • 预算150万元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采购荧光光谱仪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委托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预算150万元。
    2025-04-27 14:32: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