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医药业盈利质量大幅提升:营收高增速得到控制 净利润增长加快
2020年09月02日 17:15:21
来源:制药网 点击量:5171

近年来,随着鼓励创新、集采、控费等措施的执行,医药行业营收高增速得到控制,但净利润增长较快,显示盈利质量得到较大提升。截止上周末,医药上市公司基本都已披露中报,根据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减少3.54%,为8342亿,而净利润同比增加11.25%,达到802亿。
【化工仪器网 财经风云】近年来,随着鼓励创新、集采、控费等措施的执行,医药行业营收高增速得到控制,但净利润增长较快,显示盈利质量得到较大提升。截止上周末,医药上市公司基本都已披露中报,根据数据显示,上半年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减少3.54%,为8342亿,而净利润同比增加11.25%,达到802亿。
中国生物药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增速大于于医药市场整体情况。据悉,今年上半年生物药市场表现平稳,营收下降2.83%,净利润增长9.60%。
另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8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达2622亿元人民币。随着可支付能力提高、患者群体增长以及医保覆盖范围扩大,预计至2030年,中国生物药市场将达1.32万亿人民币。
随着生物药市场的发展,各地对于生物医药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如浙江省指出,“力争到2022年,全省医药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打造形成1个千亿级医药产业集群,4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再如广东珠海市指出,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规模超50亿元企业超过3家,年度成功研制上市药物3个。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实现450亿元,规模超50亿元企业超过6家,年度成功研制上市药物5个。
生物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消费和产业升级,加上政策的大力扶持,加上化进程带来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挑战与发展。
但是生物医药是一个原发创新驱动的行业,其从0到1的技术突破、技术到临床研究的验证,再到从产品到市场开拓,面临多重挑战,对此有业内指出,生物药发展的背后需要长期资本的持续灌溉,也需要形成鼓励生物产业创新发展的系统环境,从政策、资本、资源、产业链、人才等多重、持续的赋能。
医药服务中CRO部分净利润增长较快
对仿制药的严要求,和对创新药的扶持,将会刺激头部药企加大研发,这将带动CRO(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外包)迅速发展。
从已披露的国内CRO公司上半年的业绩预告看,多家企业预增,如药明康德7月20日晚发布业绩快报,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收为72.31亿元,同比增长22.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7.17亿元,同比增长62.49%;康龙化成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增长180%至210%。
据了解,我国的CRO行业起步虽然相对比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医药科研水平的提高,利好创新药发展的政策发布,创新药研发正得以快速发展,除了带动国内CRO行业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让更多CRO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对于CRO行业的发展,有业内人士也指出,CRO行业需要大量素质高、成本低、效率高、肯吃苦的医药人才,而以996为荣的中国员工恰巧符合这些条件,且近几年中国研究生录取及毕业人数屡创新高,也提供了人才红利。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期,国内多家药企在国际化征程中迈出重要步伐,其原料药产品相继获得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CEP证书),为国产原料药进军欧洲市场注入了...2025-04-30 16:04:52
-
4月29日,有机构在研报中表示,医药板块基本面持续向上复苏,政策持续向好,本周重点关注医药创新成长主线(创新药催化不断)。机构还建...2025-04-29 15:51:16
-
有基金经理表示,更多的公司即将进入扭亏为盈的阶段,让市场看到优质创新药公司前期的研发投入,最终是可以带来真实业绩兑现的,从而提高了...2025-04-28 13:52:08
-
自2019年头个国产创新药闯关FDA成功以来,获FDA批准上市的国产原研创新药已经增至8款。2025-04-27 14:51:45
-
七部门重磅部署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券商力荐掘金AI医疗未来新机遇
日前,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总体要求: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2025-04-25 16:59:11 -
4月23日,一大批药企集中披露2025年一季报,其中赛升药业、金凯生科、华北制药、浙江医药四家药企今年一季度实现业绩翻倍增长。2025-04-24 16:07:2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