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正文

显微镜市场简单分析 未来市场持续利好
2020年07月10日 13:52:30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4352

显微镜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显微观测仪器,随着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显微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除了使用一般明视野透射光以外,还可以使用暗视野、相差、偏光、荧光、紫外光、红外光进行标本的观察。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显微镜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显微观测仪器,随着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显微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除了使用一般明视野透射光以外,还可以使用暗视野、相差、偏光、荧光、紫外光、红外光进行标本的观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显微镜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种类越加细分。除了进行细微结构的观察之外,还可以进行照相、描绘、投影放大,以及对微小物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同时显微镜同电影、电视、分光光度术等现代技术的结合,出现了显微电影摄影机、自动影像分析仪、显微分光光度计、流式细胞分光光度计等大型自动影像记录和测量分析仪器,可以真实地记录活体生物中微观的运动和变化过程。
 
  近年来,显微镜的增长率也在持续增加,根据数据,2013年的显微镜市场容量为5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7%,教学、生命科学、纳米技术以及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支撑着显微镜市场需求,到2020年显微镜市场容量预计将达到95.4亿美元。
 
  由于我国显微镜行业发展缺乏技术沉淀,目前显微镜主要以尼康莱卡、蔡司、奥林巴斯为主,三家企业占据着世界显微镜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我国作为世界显微镜市场大国,产品主要为教育类和普教类显微镜,市场竞争激烈。随着近几年国产替代进度的加速,国内显微镜厂商优势显现,高性价比的显微镜将逐步进入原有海外巨头厂商垄断的市场。
 
  虽然显微镜在我国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了,在显微镜中低端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显微镜行业技术要求较高,早期我国显微镜企业研发投入较低,深度精密制造及光学核心部件设计及工艺与国外差距较大,具备生产显微镜的企业屈指可数。
 
  以进出口为例,根据数据,2015年至2018年我国显微镜出口量在220万台-300万台左右,出口数量远高于进口数量,但出口金额远低于进口金额,反映了中国进口的光学显微镜单台平均价格远高于出口显微镜,国内显微镜市场依赖于进口产品。
 
  未来,随着生命科学、材料研究和纳米技术领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显微镜仪器市场仍然只增不减。其中,显微镜市场大部分的销量为光学显微镜,但因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技术与应用优势,预计未来几年内,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将会逐渐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281万 安徽农业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就“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合肥观测实验站建设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为281万元。
    2025-05-06 09:27:22
  • 云集超千家全球知名光学企业, CIOE精密光学展&摄像头技术及应用展展示产业全链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中国光博会)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汇聚光学全产业链板块的优质...
    2025-04-28 16:11:04
  • 预算338.7万元 广州大学采购生命科学实验教学设备

    近日,广州大学委托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生物显微镜、冷藏箱柜、离心机等仪器设备,预算338.7万元。
    2025-04-28 10:16:28
  • 预算590万元 浙江中医药大学采购实验设备

    浙江中医药大学拟采购一批实验设备,包括实验动物能量代谢监测系统、倒置荧光显微镜等,预算590万元。
    2025-04-27 09:09:19
  • 预算202万 广州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近日,广州大学就“广州大学2025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202.838万元。
    2025-04-25 09:12:20
  • 预算346万 石河子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近日,石河子大学就“石河子大学红花产业研究院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验专用仪器设备采购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346.236...
    2025-04-18 09:35:5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煤化工行业分析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线上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