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破除SCI至上 仪器行业人才缺口有望改善
2020年06月05日 08:47:53
来源:仪器网 点击量:3881

科研仪器是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科研仪器更是探索科学前沿的技术基础。科研仪器的突破将为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带来优势。然而作为一个科技大国,我国科研仪器却依赖于进口。这意味着我国的科研发展始终受制于人。进口仪器的技术壁垒与国产仪器的技术瓶颈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如何实现科研仪器国产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科研仪器是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科研仪器更是探索科学前沿的技术基础。科研仪器的突破将为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带来优势。然而作为一个科技大国,我国科研仪器却依赖于进口。这意味着我国的科研发展始终受制于人。进口仪器的技术壁垒与国产仪器的技术瓶颈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如何实现科研仪器国产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十分重视国产科研仪器的研发工作,在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等科研计划的支持下,国产仪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我国已经掌握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核心技术,多种质谱仪器成功商品化。然而仪器市场被进口仪器垄断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科研仪器国产化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人才匮乏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国内仪器行业欣欣向荣,发展迅速,仪器研发又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从事仪器研发的人才却不多,其数量远远无法满足仪器行业发展的需求。为什么没有人愿意研发科研仪器?这与我国的仪器研发方式有着很大关系。
国外仪器研发的主体是仪器企业,而我国由于仪器行业起步较晚积累不足等原因,高校和科研院所才是科学仪器特别是科研仪器的主要研究力量。仪器企业的研发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利益,而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还需要考虑研究成果的学术评价。
几十年来,SCI论文逐渐成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学术研究也开始追求SCI论文发表数量、引用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然而以SCI论文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对仪器研发并不友好。
仪器研发属于工程技术研发,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实现技术突破,侧重于工程实践。与其他学科相比,工科的研究成果很难以论文形式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这就导致对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来说研发仪器很难成为有效的学术成果。而且研发仪器对技术水平要求很高,需要长年积累。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下,研发仪器可以说“吃力不讨好”。除此之外,我国一直有着轻视技术工作的倾向,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科研机构中的工科技术研究,技术性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这也减少了选择仪器研发的人才数量。
想要改变仪器行业的人才困境,就必须改变学术评价体系。这两年,关于破除“SCI至上”、破除“唯论文”的呼声越来越高。今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破除“SCI至上”的学术改革政策,要求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评价需要突出解决问题的实际贡献与应用的实际效果,这意味着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将得到更公正的评价,仪器研发作为其中之一同样获益。
学术评价方式的改变使得研发成果将成为仪器研究人员成果产出的主要评价指标,避免仪器行业的人才流失。同时技术型成果与研究型成果有了同样的地位,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进入仪器研发领域。仪器行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吉林农业大学就“吉林农业大学高质量发展-博士点任务-农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建设提升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618万元...2025-04-30 09:29:23
-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州顺为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高分辨智能拉曼成像仪,预算620万元。2025-04-29 10:41:49
-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东广招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预算1268万元。2025-04-29 10:16:31
-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3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可统计到的光谱仪中标数量为98套,中标金额为4052.11万元,平均单价为41.35万元...2025-04-28 16:44:51
-
近日,广州大学委托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生物显微镜、冷藏箱柜、离心机等仪器设备,预算338.7万元。2025-04-28 10:16:28
-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委托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预算150万元。2025-04-27 14:32: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