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十二年前的哀叹 科研技术与地震监测
2020年05月14日 08:56:21
来源:仪器网 点击量:4064

目前,用于建设监测网的地震检测系统,实则是建立在预警传感器技术上的。通过在道路、强壁等处,安装可以感受到震荡波的传感器,并将它们与监测网络相联系,从而做到监测地震发生的目的,与此同时复数的传感器还利于精准的判断震源位置。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放在往日,十二年可能只是生肖的一次轮回,但对于十二年前的5月12日来说,却是一段无法忘却的惨痛记忆。在这一天,汶川发生了一场里氏8.0级大地震,这场被如今媒体评价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大的地震,抹去了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也在无数人心中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痕。
地震过去后的十二年来,我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汶川大地震的惨痛教训,痛定思痛,在全国各地都积极开展地震安全教育,在地震高发地区还开展了多次地震逃生演习,更有不少在汶川大地震中获救的孩子,经过自己的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解放军、消防员、医生、护士……挽救他人的生命。
与此同时,汶川地震也再一次督促我们,建设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
那么时至今日,我国的地震预警完善了吗?差强人意。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一点是,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想要在地震没有发生时就对地震做出预报,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所谓地震预警的本质不过是提早检测到震源并和地震波赛跑,在短时间内将信息扩散开来并组织逃生。而这也决定了地震预警系统的两个基本需求:预警的速度与判断震源的准确性。
地震预警相关的仪器和设备在检测震源的时候都存在一个特质,那就是越接近震中检测越准确,但是越接近震中同时也意味着消息传播出去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多。而目前,针对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便是建立地震检测网。客观的来说,既然我们尚且没有能力预测到地震的发生,那么的来看也可以说地震频发地带的任意地点都可能发生地震。既然如此,那不如建立起密集的监测网,一个点监测到了地震就立刻通过互联网、电波向其他监测点扩散消息,越接近震源的地方,受到消息的时间就越早,安排逃生的时间也就越长。
而目前,用于建设监测网的地震检测系统,实则是建立在预警传感器技术上的。通过在道路、强壁等处,安装可以感受到震荡波的传感器,并将它们与监测网络相联系,从而做到监测地震发生的目的,与此同时复数的传感器还利于精准的判断震源位置。
不过这类技术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资源投入。越是巨大的地震监测网,在数据维护及人力物力的投入上,就越是巨大,虽然从人民安全的角度看,这些投入是值得的,但是这也表示技术尚存在优化的方向。不过也相信,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会出现更加准确且可靠的地震检测方案,守护大众的生命安全。
下一篇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福建漳州核电厂3、4号机组安全级导波雷达液位变送器,项目编号:0739-254CNEIC2D02,招标范围:福建漳州核电...2025-05-09 14:36:56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提出 “机器人 AI 掌上超声“ 的技术路径,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效率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2025-05-07 15:30:16
-
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X射线光栅单色器,镜箱组及狭缝采购项目,项目编号:0729-254OIT360339,招标范围:...2025-05-06 10:51:02
-
近日,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就“2025年计量检测仪器设备采购项目(强检理化等综合类)”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790.61万元...2025-04-23 09:12:55
-
探索光电未来!CIOE中国光博会参观登记已开启,限时免费获取全套会刊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中国光博会)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目前观众注册通道已开启,登...2025-04-01 16:39:23 -
项目名称:振动频率测量仪,项目编号:0753-244024253001/01,招标范围:振动频率测量仪 1台,招标机构:中国船舶集...2025-03-25 10:29:57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