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食物中毒源头追踪 DNA检测有了新方法
2020年05月13日 08:30:58
来源:仪器网 点击量:3816

食物中毒的类型可分为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化学性食物中毒。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类别,而沙门氏菌中毒则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无论是学校附近小摊上的小吃零食还是现在外卖平台的各种外卖,我们总是教育别人或者被别人教育要注意食品卫生问题,小心“病从口入”。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与卫生观念的提高,食品卫生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在饮食上不会忽视的问题。然而食物中毒依然是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之一,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更是频登热搜。
食物中毒的类型可分为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化学性食物中毒。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类别,而沙门氏菌中毒则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70%~80%病因明确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都是由沙门氏菌造成。我国每年因食物感染沙门氏菌的患者人数大约为300万。而且沙门氏菌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虽然大多数患者在三到五天后可以自行好转,并且不会由后遗症,但严重感染者依然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防控沙门氏菌是各国卫生部门的重要职责。
近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在《分子诊断学杂志》上发表一篇报告,介绍了团队研发的一种新的沙门氏菌DNA检测方法。研究人员将多重交叉置换扩增(MCDA)应用于沙门氏菌检测中,针对沙门氏菌7个亚型特异性靶开发了7种血清特异性检测方法。这7种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以准确检测到10份DNA拷贝,而且还提高了沙门氏菌检测的速度,只需要8分钟就可以得到结果。此外,这些检测方法在普通的实时浊度仪上就可以完成,不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
多重交叉置换扩增(MCDA)是一种等温条件下进行的核酸扩增技术,已用于检测多种 病原体。例如对单增李斯特菌、脓肿分枝杆菌等。与PCR方法相比,MCDA的扩增保真度和模板覆盖度更好,可以对极少量的DNA进行检测。临床或食品样本种,沙门氏菌的数量往往不多,因此MCDA更适合进行快速敏感的检测。在这项成果之前就由利用MCDA检测沙门氏菌的研究,但是区分不出不一样的血清型。而这项研究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从标本中鉴定出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以帮助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人员快速追踪感染源。
沙门氏菌中毒事件往往集群爆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虽然检测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处理控制沙门氏菌的感染,但是事件发生后就伤害已经造成。因此严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遵守食品卫生相关规定,规范操作,防患于未然才是防控食物中毒事件的关键。
资料来源:今日科学
编辑点评:食物中毒事件每年都会发生不少起,幸运者可能只是会呕吐腹泻,严重者却可能威胁生命。食物中毒的诊治中,时间是关键,尤其是在追溯食物中毒原因时,如果花费的时间越短,救治的成功率就更高,对病人的危害也就更小。用DNA检测技术检测沙门氏菌,正好满足了节省检测时间的需求。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中国历史研究院委托华采招标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手持式荧光光谱仪、高性能拉曼光谱仪等实验仪器,预算348万元。2025-05-16 09:58:25
-
近日,扬州市中医院发布招标公告,计划对“扬州市中医院中心实验室设备采购项目”公开招标,预算640万。2025-05-14 13:23:11
-
近日,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5年基础性综合性诊疗能力设备采购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2025-05-13 09:16:08
-
近日,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就“2025年环境科研能力建设”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2509.8万元。2025-05-09 09:52:18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西部作物基因编辑与生物育种平台仪器设备购置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2025-05-09 09:12:18
-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4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可统计到的光谱仪中标数量为175套,中标金额为5513.46万元,平均单价为31.51万...2025-05-08 15:32: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