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正文

市场监管总局又一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上)
2019年09月29日 14:13:43 来源: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5970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且已经成为衡量人类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化工仪器 行业动态】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且已经成为衡量人类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切实的保障人民的健康生活,为大家提供一个放心、健康的饮食环境。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方便食品、饮料、水产制品、饼干、薯类及膨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6大类食品398批次样品,发现除饼干外的5大类食品6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微生物污染、有机污染物、质量和营养指标不达标等问题。(产品抽检结果可查询http://sac.nifdc.org.cn/)
 
  目前,对于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总局已责成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东、云南等省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处置工作,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并向总局报告。
 
  在此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微生物污染问题已成为食品安全的主要因患者之一。微生物污染是一种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它包括细菌性污染、病毒和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全世界每年数以亿计的食源性疾病患者中,70%是由于食用了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和饮水造成的。
 
  霉菌是微生物污染的头号元凶,霉菌属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失去食品的食用价值,并产生真菌毒素危害人类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冲调谷物制品》(GB 19640—2016)中规定,同批次5个独立包装产品中霉菌的检测结果不允许有超过102 CFU/g的,且至少3个包装产品检测结果不超过50 CFU/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101—2015)中规定,固体饮料中霉菌的大限量值50CFU/g。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或者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生产工器具等设备设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者产品储运条件不当而导致。
 
  此次抽检中具有微生物污染问题的食品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天猫益衡食品旗舰店(经营者为河南省杂粮先生食品有限公司)在天猫(网店)销售的、标称河南省杂粮先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混合水果烘焙燕麦片和混合坚果烘焙燕麦片,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二)天猫宁派食品专营店(经营者为江苏省南京宁派商贸有限公司)在天猫(网店)销售的、标称江苏省苏州麦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西瓜风味固体饮料,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除了微生物污染以外,此次抽检中还有有机污染物问题及质量、营养指标不达标问题,具体内容可见下篇报道。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以科技创新赋能生鲜乳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生鲜乳产量稳步增长。“新鲜、营养、安全”成为选购生鲜乳的关键词。不仅追求产品的新鲜度,更注重其营养成分的保留和安全性,...
    2025-05-07 13:58:40
  • 从枝头到餐桌,桑葚的“鲜”靠什么守住?

    一个曾经“鲜不过一夜”的果品,正借助食品机械延展出多条产业支线,获得更长久、更广阔的市场生命。
    2025-05-06 14:35:03
  • 小樱桃产业:探索鲜食与加工的发展之路

    小樱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鲜食与加工两条路径的选择,如何走好这两条路,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4-30 16:03:15
  • 关注虾尾市场,深挖小龙虾产业潜力

    发展小龙虾深加工产业,成为破解这些难题、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各类小龙虾深加工产品中,小龙虾尾凭借其独特优...
    2025-04-29 15:49:46
  • 深挖草莓产业价值拓宽发展多元路径

    从营养角度来看,草莓堪称“营养宝库”。丰富的营养成分,为草莓深加工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品质基础,无论是制作饮品、食品,还是开发保健品,...
    2025-04-28 13:41:44
  • 9项举措助力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2025年农业补贴政策清单出台

    近日,国家发布了2025年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旨在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
    2025-04-28 13:18:34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高品质供水水质分析与检测技术线上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