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手机版
移动端访问更便捷 以科学仪器为杠杆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四步走”
2019年06月05日 13:43:47
来源:仪器网 作者:禾春 点击量:7039

从野外狩猎到家园养殖,从采摘野果到农耕种植,劳动人民始终没有停止在生产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如今,科技发展已经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然而,生态环境污染却在制约着农业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成为当务之急。
【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从野外狩猎到家园养殖,从采摘野果到农耕种植,劳动人民始终没有停止在生产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如今,科技发展已经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然而,生态环境污染却在制约着农业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近期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通知》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提出了四项重要工作,分别是: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农田氮磷流失监测、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农业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和外来生物入侵监测。
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
规划土壤监测站点 配备专业监测仪器
产地土壤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要保证农产品食用安全必须做好产地土壤环境监测。目前,国内已经在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十条”基础上发布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方案》,主要规划这一方面的工作。《方案》要求建立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规划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站点,实现数据共享。
为保证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各地区应当结合已有的大气及水环境监测点,科学选择和建设土壤环境监测站点。在建设过程中,着力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团队,引进土壤采样器、土壤自动监测仪等多种检测仪器,满足数据共享要求。此外,各站点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土壤环境问题,配备具有针对性的仪器设备,做到因地制宜。
农田氮磷流失监测
加强土壤水源监测 构建监测网络平台
加强土壤水源监测 构建监测网络平台
近年来,由农田氮磷流失引发的水环境污染,日益受到重视。在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富含氮磷养分的农药、肥料或多或少都会在降水和灌溉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一旦流失的农药、肥料过多,导致水体中的氮磷含量超标,就很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另一方面,流失的氮磷养分太多,也会影响到农田的肥力,降低其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因此,我国提出要加强农田氮磷流失监测,调查各地区氮磷流水情况。同时,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区域主推耕作方式和施肥措施等对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据了解,开展氮磷流失监测的方式可分为田间小区监测、农田多点位监测和平方公里网格监测,主要监测对象是土壤和周边水源。目前,我国已经拥有数十个农田面源氮磷流失监测网络平台,正在不断建设农田面源污染研究基础设施。
农田地膜残留监测
残留地膜污染土壤 实地采样测算含量
地膜,即地面覆盖薄膜,主要作用是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突然结构、防止病虫害等等。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逐渐开始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地膜,并不断提升地膜的制作工艺和技术。虽然地膜是我国农业及多种经济作物产量出现彻底改变的功臣之一,但是生产完成之后残留的地膜却也在污染着土壤。
《通知》提出的第三大重要工作,就是做好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综合考虑覆膜作物、覆膜年限、回收方式等情况,开展地膜残留监测,摸清农田地膜残留量和回收情况。主要方法就是对农田的多个监测点进行采样,使用土壤采样器收集一定量的土壤,过筛后取出其中残留的地膜,再将土壤回填农田之中。接下来,就需要把残膜带回实验室之中,通过浸泡、清洗、阴干、称重、记录等步骤,测算统计出每亩地膜残留量数据,从而大致上掌握这块农田的地膜残留量。
农业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和外来生物入侵监测
完善生物监测体系 提升检验检疫技术
开展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调查,加大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力度,加强入侵物种调查和监测,开展预警与应急灭除。这是《通知》提出的第四项工作,做好农业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和外来生物入侵监测。
生物物种资源指的是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以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及其遗传材料。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当地的生物物种资源进行调查,避免过多的人类活动影响原有的野生植物生态系统。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物种资源的同时,我国还需要严防外来生物入侵,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预警机制和监测体系。尤其要加强对入侵生物的监测,对出入境人员以及物品实施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不断提升检验检疫技术和仪器设备。
当然,做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远远不止如此。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构建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制度层面上推动监测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环境监测领域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院所,应当在政策制度的指导下,不断进科技创新和研发,为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技术支撑。相信随着监测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将得到改善。
编辑点评:
农业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直接与我们的衣、食相关。某种程度来说,只有农业稳定了,我们才能更加稳定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实行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农田氮磷流失监测、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农业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和外来生物入侵监测有利于保障农业稳定。
原标题:以科学仪器为杠杆 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四步走”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小樱桃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鲜食与加工两条路径的选择,如何走好这两条路,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2025-04-30 16:03:15
-
发展小龙虾深加工产业,成为破解这些难题、延伸小龙虾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在各类小龙虾深加工产品中,小龙虾尾凭借其独特优...2025-04-29 15:49:46
-
从营养角度来看,草莓堪称“营养宝库”。丰富的营养成分,为草莓深加工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品质基础,无论是制作饮品、食品,还是开发保健品,...2025-04-28 13:41:44
-
9项举措助力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2025年农业补贴政策清单出台
近日,国家发布了2025年中央财政到人到户农业补贴政策,旨在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2025-04-28 13:18:34 -
食品检测设备在应对这些挑战、保障肉制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5-04-27 14:48:28
-
饮料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在这样的环境中,柚香谷的异军突起,为饮料行业...2025-04-24 15:15:13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