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本网视点>正文

技术日臻成熟 我国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研制
2019年02月20日 11:48:31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15252

近红外是一种有效的科学分析手段,具备方便、快速、、准确和成本较低,不破坏样品,不消耗化学试剂,不污染环境等优势特点。得益于相关技术及器件的不断更新,近红外光谱仪受到大批用户的青睐。

  【中国化工仪器网 本网视点】近红外是一种有效的科学分析手段,具备方便、快速、、准确和成本较低,不破坏样品,不消耗化学试剂,不污染环境等优势特点。得益于相关技术及器件的不断更新,近红外光谱仪受到大批用户的青睐。
 

 
  近年来,我国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这直接带动了近红外光谱仪器市场的火热。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近红外光谱仪器有3000多台,每年的销售额大致在2亿多,年增长率10-15%。如今,各式各样的近红外光谱仪应用于农业、饲料、粮油、制药、食品、石油、化工等行业,极大地提升了相关行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尽管业界一致认为,近红外在中国市场空间巨大。但近红外光谱仪器绝大部分市场被进口品牌占据仍是不诤的事实。与此同时,近红外行业标准、应用建设不够完善。尤其在仪器领域,与品牌竞争依旧相当困难。国产近红外厂商面临严峻挑战,市场发展频受打击。
 
  重压之下,必有“勇夫”。在此大环境下,一批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厂家不断涌现出来,研制开发了许多近红外光谱仪器新产品,其技术水平和创新程度均迈入新的阶段。于2016年成立的迅杰光远正是其中的代表者之一。
 
  作为近红外领域杀将而出的黑马,迅杰光远自成立以来,专注自主研发的光谱仪核心模块。2018年业绩预估超过1000万元,未来将保持增长速度。在同质化市场竞争激励的当前,迅杰光远另辟新径,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聚焦中小企业用户,快速开发出适合客户的定制化仪器。
 
  目前,近红外技术在应用层面持续拓展。红外观测作为天文研究的重要手段。提升近红外检测技术是科研工作者不懈地追求。2月18日,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王坚团队与合作者自主研制的我国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
 
  针对南极极低温度、高海拔、低气压等条件,该研究团队对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的光学、低噪声读出电子学、结构和电控、自动观测等进行了改进,并于2018年11月随“雪龙”号科考船前往南极。
 
  无论是国产近红外厂商的日渐壮大,红外技术的频频突破,还是应用纵深拓展,近红外光谱正在更多行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有了宽松的宏微观环境孕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产近红外厂商能够创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预算618万 吉林农业大学采购实验室设备

    吉林农业大学就“吉林农业大学高质量发展-博士点任务-农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建设提升项目”发布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为618万元...
    2025-04-30 09:29:23
  • 预算620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荧光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州顺为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高分辨智能拉曼成像仪,预算620万元。
    2025-04-29 10:41:49
  • 预算1268万元 广东工业大学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等设备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委托广东广招招标采购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纳米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预算1268万元。
    2025-04-29 10:16:31
  • 市场数据丨3月光谱仪中标盘点 中标金额同比增长近3倍

    据化工仪器网不完全统计,3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可统计到的光谱仪中标数量为98套,中标金额为4052.11万元,平均单价为41.35万元...
    2025-04-28 16:44:51
  • 预算338.7万元 广州大学采购生命科学实验教学设备

    近日,广州大学委托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公开招标,采购生物显微镜、冷藏箱柜、离心机等仪器设备,预算338.7万元。
    2025-04-28 10:16:28
  • 预算150万元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采购荧光光谱仪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委托东方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公开招标,采购荧光光谱仪,预算150万元。
    2025-04-27 14:32:1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