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本网视点>正文

保卫大气环境 衡水市350万采购两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站设备
2019年02月19日 14:34:26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10617

近日,为进一步优化衡水市的空气质量,衡水市冀州区环境保护局计划采购两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站设备,对机动车尾气做更严格的监察。现衡水市冀州区环境保护局就预算金额为350万的“衡水市冀州区环境保护局两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站设备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诚邀广大设备供应商前往投标。

  【中国化工仪器网 本网视点】我国是机动车使用大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机动车的生产和使用量都呈急剧增长趋势,机动车尾气已然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更重要的是,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也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危害。
 
  现在,该污染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也开始抓紧防治和控制。虽然至今为止尚未有能完全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的方案,但科技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曙光———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该技术是目前有效的尾气管理措施,它能够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状况下,对车辆尾气实现在线检测,真实反映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污染物的排放状况。通过系统检出的尾气超标车辆将自动上传至环保、公安监管平台依法进行处理。
 
  近日,为进一步优化衡水市的空气质量,衡水市冀州区环境保护局计划采购两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站设备,对机动车尾气做更严格的监察。现衡水市冀州区环境保护局就预算金额为350万的“衡水市冀州区环境保护局两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站设备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诚邀广大设备供应商前往投标。
 

公告显示,招标文件获取时间为2019年2月20日到2019年2月26日,2019年3月12日14点整标书投递停止并开始开标、评标。此外,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投标人须提前在衡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网站完成注册、审核及报名工作。
 
  据了解,遥感技术早是用于气象、土地、海洋、农业、地质和军事等领域的,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加严,遥感监测逐步被应用在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上。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开始在美国出现,随后在北美、欧洲、东亚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起步于2000年左右,目前相关技术已经相当纯熟,国内许多城市都已经把尾气遥感监测技术运用到了实际的尾气管理工作中。
 
  遥感监测可以说是当下监管尾气的一大利器,待衡水市的这两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站设备到位后,衡水市的机动车尾气管理体系必将更加完善。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基于“铠甲”传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将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测解决方案。
    2025-04-30 11:09:56
  • 预算911万元 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采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仪器

    近日,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局委托甘肃中鑫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公开招标,为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监管能力提升采购车载 VOCs 监测系...
    2025-04-30 09:30:04
  • 预算794.8万元 伊犁哈萨克生态环境局采购一批细颗粒物检测仪器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就“伊犁州细颗粒物组分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发布招标公告,预算794.8万元。
    2025-04-25 13:10:20
  • 麦越环境亮剑环博会 展示气体监测治理一体化闭环

    上海麦越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携M-2060S恶臭在线监测系统、M-2060P便携式检测系统及废气治理项目亮相第26届中国环博会,展示了...
    2025-04-24 14:23:17
  • 三大创新仪器解码多场景环境监测 四方仪器闪耀2025中国环博会

    作为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方光电(武汉)仪器有限公司携前沿技术成果惊艳亮相,全方位展现其以核心传感技...
    2025-04-24 09:33:09
  • 红谱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加速技术迭代与产业布局

    红谱科技近日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元人民币,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技术迭代、拓宽产业赛道布局、拓展全球销售渠道,还将探索...
    2025-04-22 10:55:58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