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器网首页>资讯中心>本网视点>正文

全面推进军民融合 四川推出“设备仪器贷”
2018年10月26日 10:31:06 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 点击量:9844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军事革命深入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愈来愈紧密关联。军民融合的深入推进,带动了经济、科技以及国防实力的双提升,备受市场瞩目。

  【中国化工仪器网 本网视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军事革命深入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愈来愈紧密关联。军民融合的深入推进,带动了经济、科技以及国防实力的双提升,备受市场瞩目。
 

 
  四川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战略基地,军民融合潜力巨大。作为全国一个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核心任务的省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四川军工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一大批关键性改革取得新突破,成为军民融合发展标杆示范区。
 
  2017年1月12日,四川启动了军民融合大型科研仪器和设施设备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平台通过“互联网+”模式,聚集军工科研院所、军民融合企业、检测专家、仪器服务机构等资源。平台的顺利运行,对于军民融合的意义堪称是开创式的。两年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四川省相关部门还将制订出台军民融合人才政策、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等,并鼓励各级政府制订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为四川军民融合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近日,四川多部门研究制订并集中发布《关于推动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等4份文件,旨在促进四川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推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利用等工作。
 
  10月24日,一款名为“设备仪器贷”的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在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发布。“设备仪器贷”就是针对科技型军民融合企业高知识、高技术、轻资产,难以获得贷款的“痛点”而设计。在企业设备共享利用、开拓融资渠道、创新还贷方式等多个方面均有创新,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实体的渠道。
 
  以主营军民两用永磁电机的绵阳赛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作为首批获得贷款的3家企业之一。此次以科技型军民融合企业身份从工商银行绵阳分行获得一笔100万元的3年期无抵押信用贷款,年利率只需4.5%,资金将全部用于购买研发和生产设备,解决了企业新品研制的燃眉之急。
 
  加快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重点在推动科技协同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补齐短板需要推动科技协同创新,这需要科技型企业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装备研发等各领域深度融合,从而带动行业整体创新实力提升。
 
关键词

相关阅读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 国产半导体真空泵企业完成5亿元融资 加速国产化进程

    国内半导体真空泵企业北京通嘉完成5亿元融资,由北京新材料基金领投,多家机构跟投。资金将用于研发、市场拓展及人才引进。
    2025-04-10 15:49:59
  • 新型半导体技术造就世界最小LED

    近日,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宁国际联合学院狄大卫教授和赵保丹研究员团队,成功研发出微米和纳米钙钛矿LED,其降尺寸过程仅造...
    2025-03-21 11:01:14
  • 核心装备赋能半导体创新 雷博科仪闪耀慕尼黑上海光博会

    在本次展会现场,雷博科仪携五大优良仪器——AC200匀胶机、DM200-SE显影机、HP100-SE烤胶机、EC400有机-金属真...
    2025-03-18 15:11:24
  • 天准科技募资不超过9亿元 加码布局工业视觉等三大领域

    2月12日,天准科技宣布发行9亿元可转债,资金用于工业视觉装备及精密测量仪器、半导体量测设备及智能驾驶控制器的研发及产业化。
    2025-02-14 14:26:19
  • 复旦大学分子束外延(MBE)中标结果公告

    项目名称:复旦大学分子束外延(MBE)采购项目,项目编号:3109-244Z20243037,招标范围:分子束外延(MBE),1套...
    2024-12-21 13:17:40
  •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增长31.5% 制造业高端化持续推进

    《中国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飞机制造业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增加值分...
    2024-12-17 14:40:3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5第二届化工园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