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荐:气相|液相|光谱|质谱|电化学|元素分析|水分测定仪|样品前处理|试验机|培养箱


化工仪器网>企业库>参展资讯>正文

欢迎联系我

有什么可以帮您? 在线咨询

国产仪器突围之路:“指尖上的仪器·上海”研讨会

来源:广州格丹纳仪器有限公司 2025年05月19日 17:27

2025年5月10日,上海沪华名都酒店内气氛热烈,以“中美贸易战大背景下国产仪器深度发展”为核心议题的“指尖上的仪器·上海”研讨会在此隆重召开。作为国产科学仪器领域的创新代表,广州格丹纳仪器有限公司携旗下免水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微波消解仪、索氏提取仪三大核心产品亮相展会,并由公司总经理沈帝春发表《共创理化之中,你我同行》主题演讲,展现了中国企业在高丨端仪器领域的突破实力。


国产仪器突围之路:“指尖上的仪器·上海”研讨会



一、行业盛会:聚焦国产仪器的机遇与挑战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国产仪器产业正经历从“跟跑”到“领丨跑”的关键转型。本次研讨会吸引了60家仪器厂商、11位行业大咖及22家新锐企业参与,围绕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供应链自主化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格丹纳的参展则进一步凸显了国产仪器在理化分析领域的成熟实力。

展会现场,格丹纳展位以“智能·精准·高效”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三款明星产品:



国产仪器突围之路:“指尖上的仪器·上海”研讨会


· 免水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突破传统蒸馏需水量大的瓶颈,采用免水冷凝技术,实现“零水冷凝”,节能环保,适用于食品、饲料等领域的氮含量检测。


国产仪器突围之路:“指尖上的仪器·上海”研讨会


· 微波消解仪:搭载四级安全防护体系(物理防爆腔体+智能压力控制+双模监测+可视化预警)及双磁控管三维波导技术,可同步消解40位样品,消解完丨全率较传统设备提升30%,尤其适合环境、食品、新能源材料等复杂样品处理。


国产仪器突围之路:“指尖上的仪器·上海”研讨会


· 索氏提取仪:采用双室加热,全氟管路技术,支持6通道并行提取,溶剂回收率超95%,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分析等场景。

三款产品以“绿色化、智能化、高通量”为核心设计理念,吸引了众多科研机构、检测中心及企业代表驻足交流。


二、技术发声:沈帝春总经理解读理化分析新趋势


国产仪器突围之路:“指尖上的仪器·上海”研讨会


在研讨会分享环节,格丹纳技术总监沈帝春以《共创理化之中,你我同行》为题,结合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行业现状,提出“国产仪器需以技术协同突破国际壁垒”的发展思路。他指出:

1. 安全与效率双驱动:针对实验室前处理的核心痛点,格丹纳微波消解仪通过“主动式安全防护+三维均匀加热”技术,解决了传统设备易爆罐、消解不均等问题,其可视化预警系统更将操作风险降低80%以上。

2. 绿色化技术革新:免水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的“免水冷凝”设计,响应了国家“绿色环保”目标,单台设备年节约用水量可达50吨,大幅降低实验室运营成本。

3. 国产仪器的生态共建:呼吁行业同仁加强技术标准协同,推动国产仪器从“单一设备供应”向“全流程解决方案”升级。


三、国产仪器的突围启示: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国产仪器突围之路:“指尖上的仪器·上海”研讨会


此次展会不仅是产品的秀场,更是国产仪器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格丹纳等企业的参展成果表明,国产仪器正通过三大维度实现突破:

· 技术自主化:摆脱对进口核心部件的依赖。

· 应用场景深耕:针对食品、环境、新能源等细分领域的特殊需求,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

· 服务生态构建:通过“设备+方法库+售后”的全周期服务,帮助客户降低技术门槛。


四、未来展望:共绘国产仪器新蓝图

随着研讨会的圆满落幕,国产仪器产业的发展脉络愈发清晰——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以格丹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以“安全为基、效率为刃、绿色为魂”的理念,重塑全球仪器产业格局。正如沈帝春在演讲中所言:“国产仪器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科研生态自主化的必然选择。”

未来,格丹纳将继续深耕理化分析领域,与行业伙伴携手构建“国产仪器技术共同体”,在全球舞台上展现“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我们期待,更多像格丹纳这样的创新企业涌现,让国产仪器成为科研领域值得信赖的“中国符号”。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未开通此功能
详询客服 : 0571-87858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