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产品链接:南京大卫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将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白皮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政策、措施、行动和取得的成效,同时介绍了“十二五”期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经确定的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已经确定的政策措施。
“十二五”期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约束性目标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中国将主要通过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等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
联合国气候变化德班会议将于下周一举行,白皮书指出,德班会议应落实2010年坎昆会议上各方达成的共识,确定相关机制的具体安排,并就坎昆会议未能解决的问题继续谈判,在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取得积极成果。
一要明确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进行大幅度量化减排的安排。
二要明确非《议定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他发达国家在《议定书》下可比的减排承诺。
三要细化并落实适应、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方面的机制安排,细化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别的“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和透明度的具体安排。
解振华认为,发展中国家也应采取积极、适合本国国情的减缓行动,在适应、资金、技术转让、森林、能力建设等方面建立机制,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个进程中始终会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的作用,推动整个进程。”解振华表示。--文章来源科学网
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他来源(非化工仪器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