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合肥市梅山饭店群贤厅,80多家开发区代表齐聚东中部开发区可持续发展论坛,就沿海地区向内地进行产业转移等问题进行探讨。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曲建表示,“目前,第四轮产业转移已经启动,并正在加速,而金融危机这一因素将加快这一进程。”
“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
面对金融危机,许多沿海地区开始向中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曲建说,“第四轮的产业转移已经开始了,并且正在加速,”回顾本世纪以来的历史,曲建介绍道,轮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由欧美向日本转移,结果是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随后的两轮产业转移分别是日本向“亚洲四小龙”向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有机械、玩具、仪器、仪表等18个产业开始涉及企业产业转移。”曲建说,第四轮的国际产业转移调整的方向是由我国沿海地区向我国内陆以及周边的越南、柬埔寨等地区进行转移。
房产价格高成产业转移首要原因
“正是沿海地区的城市房产价格过高、厂房租金过贵、导致了沿海许多企业开始向东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曲建认为,房地产价格过高成为沿海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首要原因。
曲建表示,内地广阔的市场也吸引了一大批沿海企业。此外,人工成本和水、电、气等价格也成为很多沿海企业外迁的原因。
“曾经有一个深圳企业把工厂转移到了越南,就是看中了越南人工成本低廉。但是,转移之后发现越南工人一天只能做一双鞋,而深圳工人一天能做十几双。”区间强调,“人工成本不是的工资水平,而是效能对比。”
不同方式应对产业转移
对于沿海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内地应该如何承接?曲建认为,不同的企业类型的企业具体的承接不同。对于成本降低型企业,应该采取新建企业的承接方式。资源利用型则可以采取新建企业、合资合作和入股和并购的方式承接。很多沿海企业利用中西部矿产资源就属于资源利用型。
曲建表示,中部地区可以利用沿海地区的经验和教训,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达到沿海地区起飞的水平。此外,各地还可以建立一个开发区体系,进行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