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到危中见机、危中寻机、危中求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就能实现‘弯道超车’。”在全县“百日招商”动员会上威县县委书记段小勇的话掷地有声。面对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和“不进则退,小进慢进也是退”的重大挑战,威县决定集中利用4月初至7月上旬100天的时间,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在全县深入开展“百日招商”活动,迅速掀起一轮招商引资的新攻势,力争通过此次集中招商活动,收集有价值的招商信息100余条,邀请100余家投资客商来威县考察,签约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60余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3个,引进县外资金5亿元,全力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整合优势要素谋发展。该县针对实际情况,牢牢抓住人脉、区位、特色产业等资源深做文章。人脉资源优势。该县把在外地的政界、商界、文化界威县籍成功人士作为招商引资的坚强外援,通过各种形式与他们联系,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促使其把对家乡的感情变成支持家乡发展的实际行动;资源能源优势。该县棉花、土地、水电、劳动力等资源丰富,这可有效降低外来客商投资成本,提供更多的赢利空间。交通区位优势。明年大广高速建成通车后,将和从该县通过的青银高速、邢临高速互通,届时威县境内将有3条高速,再加上106国道和2条省道,交通区位非常优越;特色产业优势。该县抓住棉花加工、汽摩附件、皮毛皮革、建材装饰四大主导产业广泛招商。他们依托这些骨干企业的稳定客户资源,寻求产业供销链条间的契合点和突破点,组织专人进行点对点招商。
打造软硬环境保发展。该县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年的要求,全县上下树立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积极营造具吸引力的“环境磁场”。他们按照“功能分区,产业聚集”的原则,结合新一轮土地调规和县城规划修编,把园区优势作为招商引资的资源,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力和机制竞争力,为项目落地提供佳载体。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有诺必践的信用环境,真正做到有诺必践,以诚招商,以信留商,真正做到“企业起步时多帮手,企业红火时不伸手,企业困难时不撒手”。同时,该县加快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重点项目“服务代理制”,切实做到墙内的事企业自己办,墙外的事代理服务人员办。深入开展“局长创新、股长创优”活动,按照“不添乱、多服务、解难题”的要求,诚心诚意、竭尽全力地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完善招商机制促发展。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该县深入开展“百日招商”大讨论,在全县形成了“大招商大发展,小招商小发展,不招商难发展”的共识。树立起“引资者是功臣、投资者是上帝、引不来商是庸人、卡走外商是罪人”的意识,将招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他们还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步伐的若干规定》和《威县“百日招商”活动实施方案》,在把“百日招商”活动纳入全年目标考核的同时,实行单独考核。并对项目引进单位实行与项目效益挂钩的“利益联接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特别奖励。同时,该县还相应加大了负激励力度,对于倒数后三名的单位要给予全县通报批评。在重用招商引资人才的同时,该县进一步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企业家转变观念,鼓励他们主动拿出自己的企业资源推进合资合作、招大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