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 | 第11年

15221858802

蝴蝶振翅 “魔剪”CRISPR花落谁家再起波澜

时间:2016-8-23阅读:761
分享:

蝴蝶振翅 “魔剪”CRISPR花落谁家再起波澜

回到故事的开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化学家Dr. Jennifer Doudna于2012年5月份提交了关于CRISPR技术的申请,而张锋则于2013年提交了一份相似,不过他同时要求就该进行快速审批待遇,并zui终于2014年4月份获得了授权。

两名科学家同时宣称自己发明了这一技术,并于今年一月份对簿公堂。然而,本周爆出的一份来自一名研究人员的邮件却让这一事件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该研究人员曾经在张锋所在的实验室工作,在他给Doudna的邮件中称,MIT-哈佛方面误导了局。该邮件是于去年二月份发出的,zui近被美国局所公开。据称,这名工作人员曾经于2011年在张锋的实验室独立进行CRISPR相关方面的工作,在zui初的申请版本中,这名工作人员的名字也位列之列。2012年这名工作人员返回中国,当时Doudna的论文刚刚发表,他指责张锋迅速进入该领域并没有告知他。在那段时间,这名工作人员将项目失败的相关数据都展示给了实验室感兴趣的研究人员。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封邮件的主题实际上是一封发给Doudna的工作申请。他在原文中称,我们(张锋实验室)在看到你的论文之前并未找到如何有效利用CRISPR的方法,因此我认为这种革命性的方法不能被错误的授权。据了解,目前这名研究人员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从事博士后工作且并未对此进行评价。

不过,来自张锋所工作的MIT-哈佛Broad中心的Lee McGuire在声明中表示,首先该邮件的作者当时仅是一个轮转的博士研究生,并证实他在2011年10月-2012年6月在张锋实验室从事CRISPR的相关工作。但是他表示,从张锋和其学生的一系列邮件中,就已经证明这封邮件内容的错误。例如2011年8月,张锋向其介绍了Cas9在基因编辑方面相关方面信息;2011年10月他向其解释tracrRNA在crRNA二聚体装载在Cas9过程中的重要性等;2011年11月,他承认由于未能*遵循张锋等人设计的试验计划操作而导致了部分实验的失败。事实上,这都暗示了他是在张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的。

抛开上述争论。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何这一技术会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以及两方面的激烈争论?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技术代表着未来一个前景的市场。尽管这一技术目前仅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但是今年美国和中国都将开展利用该技术治疗癌症的临床研究,预计2017年将会有更多的临床研究启动。众多医药*、学术机构都寻求首先启动临床研究并获得FDA的上市批准。一旦该技术成为现实,将会为所有人带来数以十亿计美元的收益。目前,在这一领域的公司包括张锋创立的Editas、CRISPR Theraeutics、Caribou Biosciences、Inlia以及诺华公司等。

生物谷小编认为,这一技术毫无疑问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但是希望这一技术的之争仅止于学术争论,不要影响到产业利用CRISPR技术治疗疾病研究的进程。毕竟当科学争论变成了肥皂剧,那么就失去了科学的庄严性。

会员登录

×

请输入账号

请输入密码

=

请输验证码

收藏该商铺

X
该信息已收藏!
标签:
保存成功

(空格分隔,最多3个,单个标签最多10个字符)

常用:

提示

X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您~
拨打电话
在线留言